法律分析:建议报警处理,交警会根据现场划分责任,并出具责任认定书。根据责任认定书给付相应的赔偿,具体金额需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对于交通事故,有以下处理方式:
1. 若未造成人身伤亡且当事人对事故事实及成因无争议,可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若无法即行撤离,应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2. 若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基本事实清楚,当事人应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
3. 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驾驶人应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还需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报告交警。因抢救变动现场的,应标明位置。
4. 交通事故目击人员和知情人员应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交通警察举报逃逸车辆。
5.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恢复交通。交通警察应对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并可扣留事故车辆进行核查。对专业性较强的检验,应委托专门机构进行鉴定。
6.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检验、鉴
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7.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可通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8. 医疗机构应及时抢救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不得因费用问题拖延救治。抢救费用由保险公司或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
9.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先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赔偿;不足部分根据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之间的不同情况确定赔偿责任。若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故意碰撞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