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途中引发交通事故被认定为是工伤,但是单位拒绝在《劳动能力申请表》盖章,还可以报么?

更新时间:2019-07-30 12:17:11
问题描述:
上下班途中引发交通事故被认定为是工伤,但是单位拒绝在《劳动能力申请表》盖章,原因是怕给员工发放员工在养病期间的工资,我的工伤保险还可以报么?我该怎么办。。。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15199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首先工伤保险没有将上下班途中意外伤害纳入认定范围,而是在上下班途中出现的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纳入认定范围。因为员工是为了工作才会出现上下班的情况。在上下班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一定和上下班这个过程有关,而出现其他的以外可能与上下班的过程无关。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019-07-30 12:05:55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79930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2019-07-30 12:09:33
    点赞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74751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基本没有区别(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的,非主要责任才可以认定工伤;工作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的,与责任无关,都可以认定工伤),部分地区工伤和交通事故是可以得到双份赔偿的。交通事故赔偿一般包括以下项目:受害人受伤未致残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赔偿金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
    2019-07-30 12:13:14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01389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工伤期间工资发放: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1、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2、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3、《工伤保险条例》没有明确规定停工留薪期限的长短,通常认为应结合工伤职工的伤情以及医院出具的意见来确定,一般不会超过12个月。

    4、《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第二款规定,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即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其原工资福利待遇应当从发生工伤之日起到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止。
    2019-07-30 12:17:11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但认定为工伤,是否能做劳动能力鉴定,如果公司不予盖章,是否能申请
在完成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后,可确定具体的赔偿数额。若用人单位拒不支付的,即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上下班工伤认定标准
上下班工伤认定标准
工伤认定标准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时间的规定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时间的规定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
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吗?
基本没有区别(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的,非主要责任才可以认定工伤;工作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的,与责任无关,都可以认定工伤),部分地区工伤和交通事故是可以得到双份赔偿的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
因下班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属工伤,经鉴定劳动能力为六级,如何申请工伤赔偿?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 17、18条的规定,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以及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相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单位没有上报劳动局认定工伤。现自己申请的工伤认定,并劳动局已出具工伤认定书。单
一次性工伤补助金,如果和单位解除合同还有一次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另外还有护理费和伙食费等,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问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的要求是什么?
在下班途中的合理路线,交通事故中非本人主要以上责任。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新的工伤保险条例何时实施如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认定为工伤?
一、上下班途中只有非因本人原因发生的交通事故可以认定工伤 二、你要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 三、再到德州做劳动能力鉴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何确认20年前的劳动关系?
你好,签订劳动合同关是确定劳动关系的前提。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100
劳动者加班真实性的甄别方法
甄别劳动者加班真实性,常见方式包括查阅劳动合同、加班记录及用人单位确认。选择时需综合考虑证据可靠性、易获取性,确保加班情况得到准确认定。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劳动者一个月31天怂么结算
一个月31天工资结算的常见处理方式为按月支付,不得克扣或拖欠。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及实际情况,如存在加班情况,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情形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什么情形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的条件 17129
你好,人工在吗
您好需要那方面法律问题的回答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厂不开了,之前预付的费用要怎么退回,
预付费用可协商退回或诉讼仲裁。 1. 协商:与工厂负责人沟通,明确退款金额和期限,达成协议后签订书面合同。 2. 诉讼:如协商无果,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工厂退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因病无法工作,公司让去办工作能力鉴定
做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明、疾病诊断证明、相关的医疗记录、工资单或收入证明等。具体所需材料可能因地区和公司要求而有所差异,建议提前向相关部门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1分钟前
李婷律师
近期帮助 76 人
上一桌的顾客叫我们买单,顾客也把前付了,我说买了,然后他以为是她朋友买了
3分钟前
雍东霖律师
近期帮助 68 人
公司调岗不愿意去,怎么解决
10分钟前
郭南律师
近期帮助 2 人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能判几年
11分钟前
揭志文律师
近期帮助 72119 人
账号被找回了
12分钟前
曾正荣律师
近期帮助 25 人
车间员工的罚款要求以转账的发给车间办私人账户,是不是违法的?
13分钟前
赖启徇律师
近期帮助 11845 人
车辆起步直行被左侧车变道过来把我车剐蹭了,谁的责任
14分钟前
湖南二十一世纪律师
近期帮助 21819 人
中消315协会被骗怎么把钱让他们退回来
15分钟前
党东月律师
近期帮助 1688 人
你好,我想问问农村低收入家庭。修房子国家有什么政策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