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结婚,但交付了彩礼,女方又不愿意结婚,又不说退,怎么才能要回来?

更新时间:2019-09-27 06:19:45
问题描述:
结婚,但交付了彩礼,女方又不愿意结婚,又不说退,怎么才能要回来?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45373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下称《婚姻法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司法实践中,涉及彩礼纠纷应当注意下列问题:   
    1.解决彩礼纠纷时应遵循的原则。决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一些特殊情形除外);按照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的,解除同居时彩礼原则上不予返还。   
    2.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支持返还请求。如果给付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要求返还给付的,不予支持,因为此时夫妻尚作为一个共同体,遵循夫妻法定财产共有制。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该项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还彩礼请求;判决不准离婚的,不能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   
    3.必须是当地确实存在婚前给付彩礼的习俗。一般来说,彩礼问题主要大量存在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和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人们迎亲嫁娶,多是按民风、习俗形成的惯例。如果当地没有此种风俗存在,就谈不上给付彩礼的问题。对于不能认定为彩礼的、属于男女交往间所为的给付财物如何处理,要视其具体情况及性质,由法院依法作出处理。   
    4.要区别彩礼给付时当事人的主观意愿。一般来讲,彩礼的给付往往迫于当地行情及社会压力而不得不给,完全自愿给付且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属于一般赠与行为,如果没有特殊规定,通常不予支持返还彩礼的请求。   
    5.给付彩礼后办理了结婚登记,但双方并未真正在一起共同生活,对于要求返还彩礼的,应予以支持。双方登记结婚后,如果一直没有共同生活,也就没有夫妻之间相互扶助、共同生活的经历,实质意义上真正的共同生活还没有开始。   
    6.对于彩礼的给付、接受主体应当作宽泛解释。实践中,给付彩礼并不单纯的是男女双方之间的事情,常常涉及到两个家庭之间的往来。对于彩礼的给付人和接受人应作广义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准备缔结婚姻关系的男女本人,应包括各自的亲属。现实生活中,彩礼往往是给付了女方的娘家,真正用于男女结婚的很少;许多时候,彩礼是全家用共同财产给付的,甚至是全家共同举债所为。考虑到这些具体的情况,如果将给付人的主体和收受人的主体都作限制性解释的话,不利于这类纠纷的妥善解决。   
    7.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这属于彩礼返还的特殊情形。生活困难有绝对和相对之分,绝对困难是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无法维持当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相对困难由于给付彩礼造成了生活前后相差较悬殊,相对于原来的生活条件来说,变得困难了。司法解释的本意,是在前一种意义上,即绝对困难进行规定的。   
    8.彩礼返还适用的诉讼时效问题。彩礼的返还适用普通的诉讼时效,即两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权利受到侵害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开始。因此,此类纠纷的起算,有以下几种情形:如果双方没有缔结婚姻关系的,给付人应当及时履行自己的权利,向对方主张自己的权利。对方拒不返还的,诉讼时效开始起算;如果双方登记结婚的,自其解除婚姻关系之日起,给付人就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诉讼时效开始计算。
    2019-09-27 06:19:45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在结婚前,收了彩礼,但结婚没有办证,还不想过了,该如何处理,彩礼能要回来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下称《婚姻法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女方不愿意结婚,也不说退婚,已经同居,彩礼能要回来吗?
可以要回来的,建议付费咨询详细介绍分析案件。
全部6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以结婚为目的,嫁过来一个月后就回娘家,不愿意注册结婚证,说再不回来,只退金饰品不退彩礼,能追讨彩礼吗
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双方中一方给付了彩礼,但是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只是单纯同居,则双方并不能够认定为构成法律上的夫妻关系。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方要求另一方返还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结婚一年了,媳妇儿不愿意跟我过了,我想把彩礼要回来,可以吗?
彩礼返还有一定的条件,人民法院支持返还彩礼的情形有以下几点: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即没有结婚;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3、婚前给付彩
全部7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没结婚,结果女方不同意了,现在女方不退交的彩礼,可以起诉把钱要回来吗?
你好,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实行的是共同共有制,它原则上不考虑各方对财产贡献的大小或收入的有无及高低,离婚时一般均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婚姻法》第39条规定:“离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男方现在不愿意结婚了,但彩礼已经给了,还可以要回来吗
如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可以要求返还。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是前几天定的婚姻,现在我不愿意结婚了,我想要回彩礼十万元,女方不愿意退回彩礼,我该怎么办?
你好:你说的问题系婚约彩礼纠纷,支付彩礼是民间习俗,但是法律规定2004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同学说给我钱给他买平板,然后剩下的钱归我,买了给他后,过几天他父母让我还他 已读 温馨提示
没有购买凭证会增加证明难度,但并非无法证明。可尝试寻找其他证据,如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不同情况下,证据种类和效力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选择证据时,应确保其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100
婚前存款婚后取出存款属于婚前吗?
婚前存款婚后取出又存属于个人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是个人财产;除非是个人取出存款后将存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者是双方有婚前财产协议约定该存款归夫妻共同所有的。法律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法典对配偶丧偶是否自动解除婚姻关系的规定
丧偶后婚姻自动解除。如再婚,提供死亡证明即可登记。保持单身则无需任何手续。具体操作根据个人选择和实际情况而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了解丈夫写给小三的承诺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要看具体情况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年满18我们俩私奔了
私奔后,双方需要确保自己的婚姻自由权得到保障,避免受到外界干涉。同时,建议双方尽快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以确保婚姻关系的合法性。如果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律师或相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是洛阳这边的,想代亲戚咨询一下婚姻问题?
夫妻一方出轨,不忠于婚姻的,如果另一方提出离婚,出轨是可以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可以向出轨方主张离婚损害赔偿。建议夫妻双方协商解决婚姻问题,不能协商的,可以起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宋琳律师
近期帮助 8666 人
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申请,班长不同意怎么办
刚刚
杜文芳律师
近期帮助 145 人
被告向我借款十万等额本息分36个月每个月还3823已经拖了好几个月没还现在也联系不上
1分钟前
王珂律师
近期帮助 77480 人
公司规定要求每天加班超4个小时以上才给加班费合法吗?
刚刚
刘江律师
近期帮助 3368 人
我想咨询公司查我去年和前年的出差报销费用,是否有效,是否有补偿
3分钟前
王珂律师
近期帮助 77480 人
和中介签了一份落户协议,一签合同在10天内支付了10%,但合同约定,前面支付的钱不退还要支付尾款
4分钟前
杜文芳律师
近期帮助 145 人
我与北京华夏长鸿文化公司签了书籍出版合同,付了276oo元。是否诈骗?是否能保存?
4分钟前
王珂律师
近期帮助 77480 人
我的银行卡被公安冻结,咨询公安说涉赌,可是我就买些体彩的彩票,这也算涉赌么
4分钟前
重庆承业所律师
近期帮助 383 人
关于购房定金想退的问题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