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找法网手机版
网站导航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律师说法
合同范本下载
极速咨询
提交咨询
问题库
咨询百科
一对一咨询
法律问答
法律咨询专题
民法典
知识专辑
法律专题
法律法规
视频说法
图文说法
语音说法
找法说法
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律问答
>
社会保险
> 问答详情
针对问题:主动离职员工是否可以领取失业金
更新时间:2025-08-21 15:46:00
问题描述:
针对问题:主动离职员工是否可以领取失业金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官方
已帮助
117200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主动离职员工是否可以领取失业金?答案取决于是否符合领取条件。
主动离职员工通常无法领取失业金,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具备领取资格。
1. 如果属于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部分司法实践或地方政策可能将此类离职视为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从而具备领取失业金资格。
2. 如果已缴纳失业保险满一年:即使主动离职,仍需满足缴费年限的基本要求。
3. 如果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意愿:这是领取失业金的必要条件之一,无论离职性质如何。
4. 如果当地存在特殊政策支持:如疫情期间个别地区放宽领取条件,主动离职者也可能具备资格。
2025-08-21 15:41:47
点赞
平台特邀律师
推荐
已帮助
64831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主动离职员工是否可以领取失业金?法律依据是关键判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
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领取失业保险金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二是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三是已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在主动离职的情况下,通常不符合“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前提,因此难以领取失业金。但在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部分法院或地方社保机构可能认定为“非因本人意愿”离职,从而允许领取失业金。此外,即使主动离职,也必须完成失业登记、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表明求职意愿,否则仍无法领取。
因此,主动离职员工是否可以领取失业金,需结合离职原因、缴费年限、登记情况及地方政策综合判断。建议具体个案中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咨询确认。
2025-08-21 15:42:01
点赞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推荐
已帮助
91252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主动离职员工是否可以领取失业金?以下是几点实用的行动建议。
1. 了解离职性质是否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与用人单位确认离职原因是否为协商一致解除,若为协商一致,可尝试申请失业金。
2. 核实失业保险缴费年限:查询个人社保缴费记录,确认是否满足“失业前已缴纳失业保险满一年”的要求。
3. 及时办理失业登记并表明求职意愿:前往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同时提供求职意向证明,这是领取失业金的必备条件。
4. 准备完整申请材料:包括身份证、离职证明(注明离职原因)、社保缴费证明、失业登记证明等。
判断是否申请失业金应综合考虑离职原因、缴费年限和登记情况。
如仍有疑问,建议尽快联系专业律师或社保机构进一步确认。
2025-08-21 15:44:00
点赞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
102247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主动离职员工是否可以领取失业金?需注意以下法律风险。
1. 申请被拒风险:例如,某员工主动辞职,但向社保机构谎称被公司辞退以领取失业金,最终因提供虚假材料被拒绝发放,甚至被列入信用黑名单。
2. 滥用失业保险金风险:例如,某员工在离职后故意拖延失业登记,试图
延长
领取时间,结果被社保机构核查发现,追回已发放的失业金并受到行政处罚。
上述案例说明,主动离职员工若不符合法定领取条件或操作不当,不仅无法获得失业金,还可能面临法律后果。
2025-08-21 15:46:00
点赞
平台广州律师团
官方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描述问题
接入律师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主动辞退可以领失业金吗
辞职
17038
主动离职,不能领取失业金
被迫离职后,应首先确保公司已按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并携带离职证明、身份证明等材料到当地社保部门办理失业登记。社保部门审核通过后,即可按规定领取失业金。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主动离职的员工能拿到失业金吗
失业保险
20699
针对问题主动离职员工是否可以领取失业金,我想进一步了解我主动
具体操作: 1. **了解法律规定**:查阅《社会保险法》及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失业金的领取条件。 2. **咨询官方机构**:联系当地社保局或劳动部门,提供个人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可以领失业金吗
解雇裁员知识
16454
针对问题主动离职员工是否可以领取失业金,我想进一步了解我是公
具体操作指导: 在法律角度下,针对主动离职员工在不同情况下领取失业金的问题,具体操作如下: 1. 若您已主动离职,但认为自己符合其他领取失业金的条件(如已缴纳失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可以领失业金吗
解雇裁员知识
1585
工伤假期已满,主动申请离职,可以领取失业金吗
如果工伤导致劳动者无法继续胜任工作,在经过相关程序(如劳动能力鉴定等)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可以视为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有可能符合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针对问题主动离职员工是否可以领取失业金,我想进一步了解主动离
从法律角度来看,主动离职员工申请失业金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了解法律规定、咨询社保机构、准备必要材料以及提出申诉等。选择处理方式时,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具体需求来决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主动辞职可以领取失业金吗
社会保险
430
主动离职可以领失业金吗
辞职的是领不了失业金的,但是可以跟单位人事沟通看是否可以办理被动离职。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自动离职可以领失业金吗
社会保险
1040
请问自动离职可以领取失业金吗?
问题在不同情况下不同处理方式的具体操作: 1. 若离职确因单位过错(如未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保等),应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社保缴纳记录等,并首先尝试与单位协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自己辞职后能领取失业金吗
社会保险
790
离职员工是否有权领取失业保险金
离职员工有权领取失业保险金。具体操作如下: 1. 确认已缴纳失业保险满一年; 2. 提供非自愿失业证明; 3. 前往社保经办机构进行失业登记并提出申请; 4.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领取失业金的期限,以及领取条件是什么
失业保险金的期限
16215
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找到工作了怎么办
失业保险制度
29048
辞职员工是否可以领失业金
一、辞职员工可以领失业金吗 1、辞职员工可以领失业金,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2)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领取失业金的期限与规定是什么
社会保险
355
主动辞职的可以领取失业金吗
主动离职的无法领取失业金。
全部5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推荐
可能感兴趣:
嘉善县律师
衡阳律师
房产律师
海口建筑工程律师
列表内容
法律列表
法律内容
法律资讯
法律知识
法律内容
律师推荐:
青岛律师
青岛找律师
胶州市律师
胶州市找律师
青岛劳动纠纷律师
同城律师:
即墨区律师
胶州市律师
莱西市律师
平度市律师
市南区律师
市北区律师
黄岛区律师
崂山区律师
李沧区律师
城阳区律师
专业律师:
青岛房产纠纷律师
青岛公司法律师
青岛合同纠纷律师
青岛婚姻家庭律师
青岛交通事故律师
青岛劳动纠纷律师
青岛刑事辩护律师
青岛债务债权律师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陈丽红律师
近期帮助 1203 人
想问公司缴纳社保
2分钟前
威法律师
近期帮助 64510 人
取保一年过了。又来传讯
7分钟前
汪明明律师
近期帮助 3264 人
我闯红灯被一辆右拐汽车撞了,肇事司机逃逸
9分钟前
赵冠南律师
近期帮助 8780 人
2024年4月公司无故克扣工资195元,2021年8月公司无故克扣工资325元,麻烦您这样可以申请劳
15分钟前
刘健华律师
近期帮助 1895 人
我欠信用卡和网贷20万左右,我现在实在还不上了,我想延期还款可以吗?
18分钟前
桦仁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7370 人
原单位解散给我调岗,但必须先签原单位离职,签字离职后,被告无合适岗位,算违法调岗吗
20分钟前
王会超律师
近期帮助 9399 人
棋牌室老板少人叫我天天去打麻将给三百天天打天天输就欠了一点钱三文个要还吗
26分钟前
陶子润律师
近期帮助 6748 人
法院判决父母胜诉,把债务转移到公司名下并盖章,欠钱人变成担保人。公司申请破产,我们变成债权人。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