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前面有婚姻,女方跟男方同居有小孩,而同居时生了孩子,这样女方会承担法律责任吗

更新时间:2019-11-04 17:04:57
问题描述:
男方前面有婚姻,女方跟男方同居有小孩,而同居时生了孩子,但这个孩子不是这个男人的,这样女方会承担法律责任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45226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同居不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的补充规定》第一条规定: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同居关系,属于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 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019-11-04 16:56:59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88589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1.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 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性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 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 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 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以准许。

    3. 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以优先考虑:

    (1) 以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 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 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 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5) 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以准许。
    2019-11-04 17:00:43
    点赞
  •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63275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当前我国法律和司法实践不承认事实婚姻。事实婚姻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婚登记,便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两性结合。“而同居未经结婚登记,不会演变为事实婚姻!”付律师认为,他们这种关系只能属于同居的关系了。
    关于同居关系的界定,众说纷纭。从各学者的观点中,可以把握到他们的共性:  第一,当事人双方为异性,即同居只产生在男女之间。这就排除了同性之间的共同居住的情况。如朋友(同性)之间的合租房屋一起居住。
      第二,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  “这点是与婚姻关系最本质的区别,同居关系和婚姻关系之间也就只差这一登记要件了。”付律师认为,正因为少了这一登记要件,才产生了离婚的法律后果与同居关系解除后法律后果的迥然不同。
      第三,男女居住是“有性居住”。这里的有性居住是指男女在居住期间有性生活内容,这就区别那些虽然是异性的、也达到结婚的实质要件的人合租或一方借住于另一方家里但他们之间并无性生活的那些情况。
      第四,同居关系具有持续性、稳定性、公开性和自愿性的特点。同居必须是一种连续的行为状态,且同居的对象应该稳定,双方是出于自愿,对外并不隐瞒。所以,那种“一夜情”、“嫖宿”就不是同居关系。
    2019-11-04 17:04:00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79357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婚外同居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婚姻法不但在总则中明令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而且还在其他章节的相关条文中规定了这一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夫妻一方与他人同居.是对方提起离婚诉讼的离婚理由,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因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在离婚诉讼中请求损害赔偿。我国婚姻法第三条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第四十六条前两款规定: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二条: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2019-11-04 17:04:57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女方知道男方有家庭,还在以起同居并打掉一个孩子,这种情况女方会负法律责任吗
婚外同居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婚姻法不但在总则中明令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而且还在其他章节的相关条文中规定了这一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夫妻一方与他人同居.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女方在不知男方有家庭时和女方同居并怀孕,坚持把小孩生下来,女方可以告男方重婚罪吗
你好,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有配偶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其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构成重婚罪。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方怀孕六月知道男方有家庭后,依然和男方同居生活,女方需要承担婚姻法律责任吗?
父母离婚后,子女随哪方生活,一般是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来决定。《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情侣关系没结婚,同居后,女方怀了男方孩子,孩子出生后,男方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吗?
婚姻法上并没有同居生的孩子这一称谓,婚姻法把子女分为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所谓非婚生子女,是指男女双方在不具备合法婚姻关系时所生的子女。现实中,非婚生子女常常被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母占用孩子的房子怎么办?
您好,建议诉讼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105
未婚先孕男性失联怎么办?
法律分析:未婚先孕是指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的男女发生性行为而导致女方怀孕的现象。未婚先孕堕胎的,可以和男方协商补偿。一般来说需要付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法律依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分居达到多长时间可以视为婚姻的解除
分居不直接解除婚姻。如双方同意离婚,应签书面协议并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如不同意,可向法院起诉,法院根据感情是否破裂等情形判决是否准予离婚。分居满二年是判决离婚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想商量一下。恋爱期间
通过亲朋好友进行协调,严重的可以报警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母老是强迫我理发
如果父母的强迫行为并未对你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可以尝试与他们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若沟通无果,可寻求亲友或第三方调解。若行为严重侵犯你的权利,可考虑法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原配要求我返还和他老公的开房钱并赔偿礼物纠缠这种情况原配要求合理吗?
你好,这种情况可能很难返还,因为这个消费主体本身也有男方。
全部5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天习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43460 人
我被一个人说要买号让我去一个平台弄然后他下单结果那个平台说我银行卡信息有误钱冻结了
12秒前
湖北昭福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10717 人
我公积金没满6个月。能取出来么
1分钟前
湖北昭福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10717 人
城管扣车七天了不处理怎么办
3分钟前
邹连香律师
近期帮助 27565 人
拆迁五年了,当时要:的安置房现在换成货币可以吗
3分钟前
吴丁亚律师
近期帮助 74347 人
在工地受伤,公司的送往医院治疗手术,私自办理出院手续,医院报警让病人出院
5分钟前
邹连香律师
近期帮助 27565 人
公司发了待岗通知,发基本工资,我没有回复邮件,但是有和人事的沟通录音,不同意发基本薪资
7分钟前
吴丁亚律师
近期帮助 74347 人
就是骑车的人不拉车门然后带着一个拉车门的人,骑车的人犯法吗
8分钟前
彭波律师
近期帮助 211 人
你好。我捡到一个苹果15手机,我问他要五百保管费能行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