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初婚未育,女方再婚,离异一男孩归男方,符合收养法中的无子女吗?可以收养小孩吗?谢谢

更新时间:2019-11-07 09:19:00
问题描述:
男方初婚未育,女方再婚,离异一男孩归男方,符合收养法中的无子女吗?可以收养小孩吗?谢谢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84165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一般收养:
      
    1、被收养人应具备的条件:
      
    (1)被收养人是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收养的对象,是为了有利于在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之间建立和培养亲子感情,从而促使收养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2)被收养人是丧失父母的孤儿,或者是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或是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这里的“孤儿”是指父母双亡的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弃婴和儿童”是指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丢弃而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3)收养年满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因为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判断、辨明一些事务后果的能力。因此,收养他们时应当征求、尊重其本人的意愿,取得其同意,这样才能更好的建立和睦的养父母子女关系。
      
    2、收养人应具备的条件:
      
    (1)收养人必须年满30周岁。收养的目的是为了在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确立父母子女关系,因此,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应有合理的年龄差距。
      
    (2)收养人无子女。基于《宪法》和《婚姻法》关于计划生育的要求,《收养法》要求收养人无子女。这里的收养人无子女是指夫妻双方或者一方因不愿生育或不能生育而无子女,或者是因所生子女死亡而失去了子女,或者是指收养人因无配偶而没有子女的情况。
      
    (3)有抚养教育被抚养人的能力。为了保证被抚养人的健康成长,对收养人抚养、教育能力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收养人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第二,收养人有保证被抚养人健康成长的物质条件;第三,收养人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4)有配偶者收养子女,必须夫妻双方共同抚养。法律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被抚养人能在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以免因夫妻单方收养而造成另一方不接纳孩子,进而影响到夫妻感情的和睦,影响到养子女的身心健康。
      
    (5)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对收养人的这一要求,是为了贯彻,推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2019-11-07 09:10:56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29058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捡到的小孩打算收养怎么办,  捡到的小孩打算收养怎么办:  
    1、捡到的小孩打算收养,收养人可以先到发现弃婴当地的公安机关报案,取得公安机关出具的捡拾弃婴报案证明;  
    2、之后到经常居住地的计划生育部门开具夫妻的生育状况证明和无子女的证明;  
    3、同时,还必须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取得该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4、并到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开具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和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等情况的证明;  
    5、最后持上述证明及居民身份证和居民户口簿到弃婴发现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收养登记手续。  捡到的小孩打算收养,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可以办理收养证: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应同时具备的条件为:  
    (1)无子女。所谓“无子女”是指收养人既没有亲生子女,也没有养子女和继子女。  
    (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所谓“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是指收养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身体、智力、经济、道德品质和教育子女等方面具有抚养和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能够履行父母对子女应尽的义务。  
    (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所谓“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主要是指精神疾病和传染病。  
    (4)年满30周岁。所谓“年满30岁”,是包括30周岁本数在内。夫妻共同收养,则必须双方都年满30周岁。  
    2、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同意共同收养。  
    3、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  
    4、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和“被收养人不满十四周岁”的限制。所谓“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是指兄弟姐妹和第三代堂、表兄弟姐妹;“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是指兄弟姐妹的子女和第三代堂、表兄弟姐妹的子女,即侄子女、外甥、外甥女和第四代的堂子女、表侄子女、表外甥、表外甥女。  
    5、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扶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一名的限制。
    2019-11-07 09:19:00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男方离异有两女孩都归女方,若再婚女方为初婚可以在生育吗?
(1)本人申请。夫妻双方向女方户籍地乡(镇、街办)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乡(镇、街办)初审。由乡(镇、街办)人口计生办或女方单位根据申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方离异孩子归男方抚养,再婚男方初婚,再生孩子是二胎吗?
再婚夫妻可以生育的情形:    1、再婚夫妻中,夫妻一方为初婚,另一方为再婚并只生育过一个子女的;或者双方都是再婚,其中一方只生育过一个子女的,另一方未生育过的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异,有一男孩归女方,男方再婚未婚女子,可以要二胎吗
你涉及到的,是再婚再生育政策。   由于再婚夫妻在再婚前的生育状况各有不同,因此,对再婚夫妻再生育政策由《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授权于各省市(自治区)人大及党委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师您好!收养小孩,亲生父母一方不到场可以办理吗?
不可以。收养需双方到场,如一方不到,可延期或提供授权书。延期需等待不到场方参与;提供授权书则需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确保收养顺利进行。 同时,也要确保收养人满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重婚会怎么判
重婚会怎么判
重婚 95
我想领养婴儿请问怎么样可以领养?
收养婴儿需满足法定条件。具体操作包括:1. 确认收养人资格,如年龄、健康等;2. 向当地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3. 民政部门审核通过后,办理收养登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已生育子女的夫妇能否再收养子女
可以收养。需满足条件:1、只有一名子女;2、有抚养教育能力;3、无相关疾病;4、无犯罪记录;5、年满30周岁。办理收养登记,确保合法有效。如不符合条件,可寻求律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宠物领养合同怎么取消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宠物领养合同可以取消吗
如果卖家还没有发货,你可能能够取消合同并请求退款。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孩子刚出生想送人
把孩子送人后,生父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悔。如果收养关系未经过合法登记,或者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生父母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收养关系。但请注意,如果收养关系已经合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天习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42780 人
公司未缴纳社保
11秒前
盈科王雨昕律师
近期帮助 46126 人
并且一个多月以来并未主动与我签订劳动合同,也未办理任何入职相关手续,是我提出为什么没有劳动合同以后
16秒前
周于炜律师
近期帮助 11012 人
你们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扣了我的款该怎么处理。
41秒前
周于炜律师
近期帮助 11012 人
我报考社工证被骗了369元
59秒前
阳贻峰律师
近期帮助 9095 人
我在公司购买了11万的分配股份,只有转账记录与离职的时候提交的退还股份金额请示,是否可以起诉?
1分钟前
陆培源律师
近期帮助 3711 人
请问我的2o年前判决书丢了怎么办
2分钟前
周于炜律师
近期帮助 11012 人
中午点了一个外卖,吃出了钢丝球,商家就进行了退款,我可以要求10倍补偿吗
2分钟前
宁飞龙律师
近期帮助 27768 人
见面过后说了没感觉,还是坚持追求我,期间我说心情不好他带我去旅游散散心感觉真的是不适合他就要求我还钱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