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因工负伤后未按标准赔偿的,应当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9-11-16 11:06:26
问题描述:
单位因工负伤后未按标准赔偿的,应当怎么办?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49307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首先要做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2、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3、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起诉,要求煤矿承担责任。对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仲裁不服,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第一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的授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是指在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的伤残、死亡童工。  前款所列单位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  第三条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性赔偿金数额应当在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  劳动能力鉴定按属地原则由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理。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由伤亡职工或者童工所在单位支付。  第四条职工或童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在劳动能力鉴定之前进行治疗期间的生活费、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及所需的交通费等费用,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和范围,全部由伤残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
    2019-11-16 11:05:29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73031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对于劳动者,处理工伤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要求用人单位垫付医疗费,进行治疗。注意尽量不要自己垫付医疗费,否则以后处理工伤,无论是协商解决还是打官司都非常的被动;
    第二步,收集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明,这一点相当关键。劳动关系证明材料是申请工伤认定的必备材料,没有劳动关系证明,将无法启动下一步的工伤认定程序;没有劳动关系证明,不要轻易启动工伤认定程序,否则也可能使自己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第三步,进行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工伤进行的行政确认,是处理工伤最为重要的一步。如果单位认可是工伤,劳动者可以建议用人单位去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注意的是,第
    一、只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权力作出工伤认定,不要盲目相信企业认可工伤的承诺(注:极少数地区规定,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认可为工伤的,可以按工伤处理。)第
    二、自发生工伤事故或确诊职业病,最晚不要超过一年的时间去申请工伤认定。
    第四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也就是对工伤受伤程度进行伤残评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
    第五步,申请劳动仲裁,索赔工伤待遇。根据鉴定的伤残等级以及《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可以确定工伤赔偿的项目和工伤赔偿标准,可以与用人单位先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19-11-16 11:06:26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公司未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公司未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劳动合同纠纷 23490
您好,员工因工负伤,治疗费用如何分摊,单位应承担多少?
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又称工伤赔偿标准,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在单位因工负伤的,能不能得到赔偿
一、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个人在1年内,可以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非法用工,员工因工负伤后,公司应该如何赔偿?
1、劳动者如果鉴定为工伤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者原来待遇按月支付工资; 2、劳动者如果不属于工伤,用人单位也应依法支付病假工资,且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因工受伤,公司应当怎样陪尝?
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再做劳动能力鉴定。另工资是照未受伤之前发,。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因工负伤后如何向用工单位索取补偿
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再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再要对方赔偿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因工负伤后如何向用工单位索取补偿
先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工伤鉴定,再拿着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的鉴定书到建筑公司要求赔偿,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给予不同的数额赔偿。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针对企业过度加班的情况,应如何采取正确的举报途径?
举报企业过度加班,可拨12333或向劳动部门反映。同时,应收集加班证据,如工时记录、工资单等。向媒体曝光时需确保信息真实,避免侵权。处理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350
劳动关系确认不受时效限制吗
确认劳动关系受时效限制。申请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需及时收集并提交相关证据。对仲裁不服可15日内提起诉讼。若遇不可抗力等,时效可中止或中断,需密切关注时效变化。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问劳动局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劳动局的电话热线是:12333。虽然各地方的劳动局的电话也是会有所不同的,但12333是可全国拨打的。  劳动者需要向劳动监察投诉的,可以拨打12333投诉。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情形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什么情形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的条件 17134
老师得了精神分裂症,会被学校解雇吗?
您好,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抵押担保 1025
如果公司强迫我们的实习生加班,是否合法?
公司加班应当经员工同意,若员工不同意,不得强迫员工加班。公司加班应当按照下面的法律规定及标准支付加班费,若没有足额支付,则是违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想问一下惩戒期可以开设一张新卡作为工资卡吗
惩戒期内开设新卡作为工资卡的具体操作因情况而异。一般而言,需向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交申请及相关资料,但很可能因惩戒期限制而被拒绝。此时,建议与雇主沟通,考虑使用其他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有个劳动问题可以咨询一下吗
在的,你是要咨询劳动那一块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李卓恒律师
近期帮助 138 人
我在现在公司工作三年多了,签了合同,但公司不给买社保,我要求公司给补交社保
刚刚
谢奎和律师
近期帮助 20372 人
你好。我不是在那实习吗。然后实习过了。我干了半个月。没有签合同。然后老板就把我辞退了。
31秒前
浙江顾典律师
近期帮助 11448 人
在查询中律师把其他人往来费用给了原告,原告是我妻子律师把所有信息都发给我妻子了,律师这种行为合法吗?
2分钟前
阮兴军律师
近期帮助 13039 人
班主任给女生发暧昧信信,如何解决!
3分钟前
阮兴军律师
近期帮助 13039 人
我是天合户用光伏勘察人员要过了说没钱给我能拆他们的东西吗
8分钟前
徐照峰律师
近期帮助 37151 人
40度的天气在工地上班热晕倒,磕到了脸,算工伤吗
11分钟前
阮兴军律师
近期帮助 13039 人
成社购.top别人购买我游戏帐号,叫我提现,钱提不出来,把我帐号冻结了,叫我充钱解冻
11分钟前
谢奎和律师
近期帮助 20372 人
如职前要求交纳压金但是对工作不满意可以要求退换压金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