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总是已检查为由查看我手机里照片我不同意这算侵犯隐私权嘛

更新时间:2019-12-17 06:20:30
问题描述:
我爸总是已检查为由 查看我手机里照片 我不同意 这算侵犯隐私权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73202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1、《宪法》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2、《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人格权就包括隐私权】

    3、《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4、《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注:目前盛行的网络“人肉搜索”,也会造成侵权。法律中指出:“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而民事权益则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和隐私权等权利。“人肉搜索”中,难免会涉及到当事人照片、阅历等内容,其间不乏个人隐私,网络公开之后又常为当事人带来负面影响。】

    第六十二条 【患者的隐私权】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019-12-17 06:14:32
    点赞
  • 人格尊严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38354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你是说手机相册里设置的私密照片吗?如果是手机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在云相册里滑动屏幕,然后就会出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图库。不同的手机可能会存在不同的名字,以红米手机为例。
    2、找到云相册;
    3、往下滑动屏幕,往下滑动屏幕的时候,会出现一个锁的图标,不要松手直接往下滑动就可以了。
    2019-12-17 06:17:32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64507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隐私权是公民的重要的人格权之一,是公民享有的对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权利。任何偷窥、偷拍他人隐私场所,或者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都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都会给被侵害人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伤害。
    为了有效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防止不法分子偷窥、偷拍等侵犯隐私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增加了侵犯他人隐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偷窥、偷拍他人卧室、浴室等隐私场所,或者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偷窥,是指行为人在当事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秘密偷看他人隐私的行为,行为人有的是在隐私场所直接用眼睛偷窥,有的是通过安装针孔摄像头来偷窥他人隐私。  偷拍,是指行为人趁当事人不备,利用照相机、手机、摄像机等器材秘密拍摄他人的隐私场所。
      窃听,是指行为人通过窃听器材或者用耳偷听他人隐私的行为。  隐私场所除了卧室、浴室外,还包括厕所、更衣室等隐私场所。  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行为。
    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偷看、偷听他人的隐私,动机具有多样性,有的行为人是为了寻求刺激、满足某种下流的欲望;有的是为了损坏他人名誉而偷看、偷窥他人隐私并对他人进行传播。
    行为人的动机和采用的手段不影响本行为的成立,但可以作为处罚的情节。  情节是否严重,根据行为人偷窥、偷拍或者窃听的次数和手段的恶劣程度以及给被侵害人造成的精神、物质损害等因素来判定。
    在给予行为人处罚时应当注意只要行为人构成了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就应当给予行政拘留的处罚。
    2019-12-17 06:19:57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35935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
    侵害隐私权或者侵害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所适用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
    1、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首先,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须具违法性。
    2、侵害隐私权的损害事实。隐私是一种信息、一种活动、一种空间领域,也是一种秘密状态。隐私的损害,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被公布、被搅扰、被干预。
    3、侵害隐私权的因果关系。它是指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符合规律的联系。
    4、侵害隐私权的主观过错。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主观过错。
    主要是故意,即预见侵害隐私权的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该种结果的发生。
    2019-12-17 06:20:30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我爸爸总是检查我手机里的照片。我不同意这是对隐私的侵犯
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140.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爸爸经常看我手机上的照片,检查我不同意这是侵犯隐私
未经许可在网上传播他人隐私信息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受害人不但可以报警,也可直接向起诉进行维权。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上司强迫我打开手机看我信息算侵犯隐私权吗
根据我国现行立法及有关司法解释,隐私利益是受法律明确保护的一项人格利益,因此构成侵害隐私利益的,行为人就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我国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偷翻别人手机算侵犯隐私权吗
偷翻别人手机肯定是侵犯个人隐私权的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105
恶意诽谤、泄露他人隐私是什么罪?
你好,建议报警,妥善保留证据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败坏名声是诽谤罪吗
败坏名声可能触犯诽谤罪。轻微情况下,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名誉损失;若情节严重,应报警并提起刑事诉讼,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同时,收集证据是关键,如聊天记录、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的微博被明星本人抱怨侵犯了名誉权,有什么惩罚吗?
对于他人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削除影响、赔礼道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在学校被造黄谣,不知道怎么办
被造谣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首先收集证据,如截图、录音等。其次,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其停止行为。若无果,可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并恢复名誉。同时,可寻求专业法律帮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骂个别人别人追我我受伤了。谁的错
责任需依实际情况而定。如受伤严重,应立即报警,保留证据。和解时需明确赔偿金额和方式。民事诉讼可要求法院判决赔偿,需提供相关证据。如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余萍律师
近期帮助 42 人
24小时上班无休,这期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我现已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了没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1.2W
刚刚
于非律师
近期帮助 8910 人
拼图签字的合约文件合法吗
1分钟前
于非律师
近期帮助 8910 人
员工到退休时公司没没补交社保已投诉了应该怎么要求公司赔偿养老保险损失1
2分钟前
合肥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5593 人
因为公司不让请假耽误了高考怎么办
3分钟前
周莹律师
近期帮助 1107 人
我也是供应链的受害者!有很多律师说可以帮我追回费用,请问这是真实的吗?真的可以追回吗?
4分钟前
刘鹏律师
近期帮助 3873 人
我跟公司签了试用期合同填了资料,我同事通知我明天不要来这种,算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吗?
6分钟前
赵江龙律师
近期帮助 11752 人
我贷款卖了一个货车挂靠公司,公司又是我朋友的名字,现在车子可以拿回来吗?
9分钟前
于非律师
近期帮助 8910 人
动迁遗产房纠纷,多个子女,其中有去世的,目前是协商无果,想起诉,不知道该怎么做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