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哥死于车祸。有一个五岁的女孩,只有一个母亲,她也80岁了。我们有四个兄弟和一个姐妹。赔偿金为130万英镑,已经付给母亲10万英镑。这130万将如何分配?

更新时间:2020-01-20 08:32:49
问题描述:
我哥哥死于车祸。有一个五岁的女孩,只有一个母亲,她也80岁了。我们有四个兄弟和一个姐妹。赔偿金为130万英镑,已经付给母亲10万英镑。这130万将如何分配?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75064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母亲先于父亲去世,母亲的遗产是如何继承的:母亲先于父亲去世,要继承母亲的遗产,首先要把属于父母亲的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原则上是父母亲平分的。
    确定了属于母亲的遗产,如果母亲没有遗嘱,就依据继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顺序进行继承。
    2020-01-20 08:25:49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75855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你好,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
    1.分配主体为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由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其内容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根据《国家赔偿法》“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的立法本意看:赔偿权利人首先是指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即第一顺序继承人,即配偶、父母、子女,只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完全不存在时,才开始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不同于遗产分配。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动予以分割,当事人请求分割且赔偿协议未明确赔偿项目,应视为是对权利人物质损失与精神损害的混合赔偿。在分割该笔赔偿金前,应扣除已实际支付的丧葬费用,并优先照顾被抚养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应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与死者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及生活来源等因素适当分割,而非等额分配。当然,如果继承人明确表示放弃或转让的,应尊重其意思表示。
    3.债权人可否对死亡赔偿金提出主张?由于死亡赔偿金不同于遗产,它具有人身专属性,即专属于受害人的近亲属,死者生前的债权人没有请求权,不能要求分割死亡赔偿金抵债。同理,赔偿义务人也不能以死者生前欠其债务为由扣除部分或全部赔偿金。
    4.死亡赔偿金能否根据死者生前的遗嘱分配?遗嘱是自然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处分自己的财产,安排与此有关的事务,并于死亡后产生法律后果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因而遗嘱事实上也就是对遗产的处分行为。而死亡赔偿金并非死者的遗产,不能通过遗嘱的形式对其进行处分,只能按补偿原则在继承人之间适当分割。对于其他有抚养关系的人《赔偿法》也明确规定:“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十八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是生活费的给付,并非死亡赔偿金。
    2020-01-20 08:27:28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23934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在2004年5月1日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已经废止,废止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和标准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现行的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是《民法通则》及其实施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其规定的赔偿项目和标准如下: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和标准: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致残赔偿项目和标准: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死亡的赔偿项目和标准: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2020-01-20 08:32:10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48600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死亡赔偿金不是遗产,自然也就不能继承。死亡赔偿金可以参照《继承法》分割遗产的原则加以合理分配。  
    1、死亡赔偿金分割纠纷权利主体的确定  对于死亡赔偿金的分割,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应以受害人的近亲属作为权利主体。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采纳了继承丧失说理论,由于死亡赔偿金不是对死者生命本身的赔偿,生命本身不可能也不必要用金钱进行计算,而是对受害人的法定继承人因受害人死亡所遭受的未来可继承的受害人财产收入的减少而应受到的补偿,因此,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是间接受害人,即死者近亲属。  注:  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之五有明确规定:“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2条明确规定:“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分配原则  ①死亡赔偿金因司法解释采取继承丧失说,应当按照《继承法》第10条规定的法定继承顺序,由配偶、父母和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共同“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  ②同一继承顺序中,死亡赔偿金原则上按照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决定分割的分额,而不适用《继承法》第13条规定的同一顺序一般应当均等的原则。  ③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分割。
    2020-01-20 08:32:49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我弟弟死于一次事故。我家有一个88岁的母亲,他的兄弟有一个配偶和两个儿子,一个兄弟,三个姐妹,赔偿金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   1.分配主体为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由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其内容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因此,赔偿权利人首先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你好,我父亲死了一个院子,怎么继承,现在有一个母亲,妹妹和我。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兄弟已经死了,妹妹是一
在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这四种继承方式中,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是最高的,遗嘱和遗赠次之,最后才是法定继承。也就是说,多种继承方式并存时,遗产继承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弟弟在交通事故中去世,有一个5岁的女孩,只有妈妈,就八十岁了。 我们兄弟四个,有姐姐,赔偿金一百三
交通肇事人身死亡赔偿金怎么分配,为您介绍,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感谢您的阅读。   一、交通肇事人身死亡赔偿金怎么分配   (一)权利主体的确定  鉴于《人身赔偿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死亡赔偿金如何分配、?我丈夫已死亡,有80多岁的父母,还有一个哥,两个弟弟,一个妹,一个女儿,二
您好,除被抚养人生活费外剩余部分由其父母、子女、配偶平均配。如有需要,可以联系我们为您提供法律帮助。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060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桦仁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475 人
车祸事故,对方是机动车,受害者是电动车,受害者手指断了半截。脸上缝了几针?谁的责任大
1分钟前
桦仁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475 人
农村土地权属被当村干部的亲戚占到她的名下
13分钟前
邓开明律师
近期帮助 11098 人
降薪能变更带劳动合同吗?
14分钟前
邓开明律师
近期帮助 11098 人
未成年人偷我电动车,他把我的电动车弄丢了,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不以执行,那我的损失怎么办
31分钟前
窦娟律师
近期帮助 139706 人
买了个门面培育期我们收不到房租,正常吗
31分钟前
余萍律师
近期帮助 19 人
您好请问一下买了二手电动车没有过户对方报案起诉说我偷了他的车怎样我有罪吗?
32分钟前
李西京律师
近期帮助 4869 人
女朋友结婚有过小孩我不知道他离婚没有,和我谈恋爱我可以把转给他的钱要回来嘛
36分钟前
李西京律师
近期帮助 4869 人
不同的单位同时处罚同一事件合法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