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没离异就跟此外一个男的同居生活生宝宝了归属于重婚吗

更新时间:2020-02-12 20:15:15
问题描述:
女性没离异就跟此外一个男的同居生活生宝宝了归属于重婚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88989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是否构成重婚,法律上有严格的规定。法律上的重婚,不等于通奸和出轨,法律上认定重婚必须是有两本以上的结婚证,或者是没有登记结婚,但是对外一直以夫妻宣称,并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长时间。
    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存在重婚,可以主张重婚一方赔偿精神损失费以及物质损失,解除婚姻关系,同时还可以通过刑事自诉或刑事公诉让重婚一方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是重婚的认定在法律上是很严格的,需要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形和证据情况来判定。
    2020-02-12 20:06:33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7273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双方离婚孩子归谁 法律怎么判断?
    1、 法院将孩子判归女方抚养的情况

    一、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这主要考虑孩子尚处在幼儿期,需要母亲的哺乳,母亲更能给孩子体贴和照顾。

    二、孩子虽然两周岁以上了,女方已做绝育手术,男方未做,且男方年龄与女方年龄差距不是很大,孩子判归女方的可能性较大。

    三、孩子一直随母亲生活,如果离婚后改为随父亲生活对其生活习惯改变较大且影响其成长的,孩子判归女方可能性较大。

    四、男女双方的抚养条件,如工作稳定程度、收入情况差距不大的前提下,如果男方对于夫妻感情破裂有过错,比如,有证据证明有婚外情等,孩子判归女方的可能性较大。
    第五,男方有不良嗜好,如赌博、汹酒等恶习等。考虑到其恶习对孩子成长有不利影响,法院一般会将孩子判归女方。
    第六,如果男女双方均无明显过错,各方面条件都相当,如果女方的思想品质好一些,更有时间照顾孩子,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第七,十周岁以上的孩子愿意随母亲生活的。
    2、 法院将孩子判归男方抚养的情况
    第一, 女方有恶性传染疾病,或有其他重大疾病,影响孩子成长的。
    第二, 女方长期在外不回家,不尽抚养义务的。
    第三, 男方已做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的。
    第四, 男方年纪偏大,再次生育的机率较小,而女方却处于较好的生育期的。
    第五, 女方有不良嗜好或其他品质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
    第六, 女方收入较低,且工作不稳定,没有固定住所的。
    3、 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意见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父母是孩子的直接抚养人,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意见,对孩子抚养权的归属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如果父母双方工作繁忙,且其他条件相当,照看孩子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意见就会有一定的作用。
    2020-02-12 20:09:37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86823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一般来说,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按一般共同财产处理。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是指由双方共同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用于债务清偿的财产,主要包括:
    (1)工资、奖金;
    (2)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
    (5)其他应当归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双方共同财产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为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同居以前一方所得的财产,解除同居关系后一方所得的财产,以及一方死亡后另一方所得的财产,都不属于共有财产。二是必须依法归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并非当然归双方共同所有,法律规定归一方所有的财产,或者双方约定归各自所有的财产,不属于共同财产。
    2020-02-12 20:13:04
    点赞
  •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56828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你好,重婚定义有两种:1,一人与两人以上办理结婚登记;2,一人与另一人登记结婚,同时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要求周围邻居、同事等人以为他们是夫妻。
    你说的这个情况,可以去当时那份判决书载明的法院去了解情况,如果确定判决书是假的,可以去公安局报案,伪造判决书是犯罪。其他的关于重婚的问题也可以调查清楚
    2020-02-12 20:15:15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已婚女和未婚男人同居是重婚罪吗
很有可能涉嫌重婚罪,不要做违法的事情。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重婚和同居的区别
重婚和同居的区别
重婚罪认定资讯
假如女性跟另一个男的同居生活并生宝宝算重婚吗,丈夫有结婚证书并拥有小孩子
同居是指与婚外异性长时间的共同居住,不同于一夜情式的出轨。同居是要有证据加以证明的。如果您有证据证明您的妻子与他人同居并且你们已经分居满两年的,那么我们认为法院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沒有离异,女性和他人同居生活并且又生了小孩是重婚罪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必须要登记的才能构成重婚罪,我们法律早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性在没离异就跟别人同居生活算重婚吗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未结婚男性和已结婚女性生了孩子算重婚么
不属于重婚。重婚的定义是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何跟亲生父亲合法断绝关系
虽然无法断绝血缘关系,但可以减少联系或寻求法律帮助调整关系。 减少联系可以通过协商达成,而法律帮助则包括咨询律师以了解双方权利和义务,或在出现纠纷时通过诉讼解决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母能独自帮孩子办银行卡吗?
您好,需要看情况分析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030
女方宫外孕男方是否有法律责任
女方出现宫外孕的,男方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但存在道德上的慰藉义务。宫外孕属于意外事件,对于意外事件,一般不存在侵权人,也就不存在承担责任的人。一般只有存在侵权行为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们的孩子上学需要身份证,但是他爸爸不配合这个怎么办?
你需要身份证干嘛呢?你是否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方退婚,算什么案件?
女方退婚案件,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协商和诉讼。协商是首选,双方可就彩礼退还等事宜达成一致。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判决。选择时需考虑效率、成本及双方关系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不在家别的男人把我老婆带走了,我找不到人怎么办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妻共同生活的定义是什么?
夫妻共同生活涉及多方面。首先,确保共同住所,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其次,维护共同精神生活,增进理解与慰籍;再者,履行相互扶助义务,共同面对生活挑战;最后,承担其他家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5分钟前
刘晓斌律师
近期帮助 1195 人
员工入职说签不签劳动合同都没关系现在用这个仲裁公司
5分钟前
九转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8653 人
男朋友经常聊大胸妹子我觉得他人品有问题之前的开销我想要回来
7分钟前
刘晓斌律师
近期帮助 1195 人
收件人自己取了快递,然后不承认,然后后续查监控,后续承认,如果有造成损失的话,这个可以起诉嘛
9分钟前
李加刚律师
近期帮助 39148 人
警方给我办理了取保候审、在今年24年4月份又被警方传唤过去录了第二次口供、可能会被判刑2年
11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89242 人
未婚生子办理出生证明写母亲的信息现在没有能力抚养宝宝送养可以吗
17分钟前
盈科王雨昕律师
近期帮助 46166 人
征信查询比较多,其他的违规事情没有,可以找什么银行贷款
23分钟前
周于炜律师
近期帮助 11058 人
被我们班一男同学进行高嘎腰子多次提醒无效,如果我出手反抗算犯法吗?
31分钟前
周强律师
近期帮助 4663 人
我买了没有房产证的房子。现在他没有房产证给我,我应该怎么办?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