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即合法行为民事行为包括合法可撤销可变更行为教材的第一句就是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更新时间:2018-09-13 17:22:47
问题描述:
民事法律行为即合法行为 民事行为包括合法 效力待定 无效 可撤销可变更行为教材的第一句就是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我纠结了!!!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31045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可撤销合同是民法中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一种.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撤销合同的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中国《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和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消。”  所谓可撤销合同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有效与否,取决于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是否行使撤销权的合同。可撤销合同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合同,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前,合同对双方当事人都是有效的。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  可撤销合同,是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意思表示归于消灭的合同。可撤销合同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意思表示真实是有效合同重要法律特征之一,如果当事人发现合同有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不能真实地反映当事人的意思,那么,撤销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合同的法律效力归于消灭。  
    (2)可撤销合同在未被撤销前,仍然有效。即使合同具有可撤销的理由,但在撤销权人未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撤销权时,合同仍然有效,当事人仍应按照合同规定履行义务。  
    (3)可撤销合同的撤销,要由撤销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来实现撤销权。但撤销权人是否行使撤销权,则应由权利人自由决定。
    2018-09-13 17:18:04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06389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合同法》办规定了三种可撤销的合同:
    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因重大误解而可撤销的合同一般具有以下几个要件:
    (1)误解一般是因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失产生的。这类合同发生误解的原因多是当事人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信息或者经验而造成的。
    (2)必须是要对合同的内容构成重大的误解。也就是说,对于一般的误解而订立合同一般不构成此类合同,这种误解必须是重大的。所谓重大的确定,要分别误解者所误解的不同情况,考虑当事人的状况、活动性质、交易习惯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误解是否重大,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其一,对什么产生误解,如对标的物本质或性质的误解可以构成重大误解,对合同无关紧要的细节就不构成重大误解。其二,误解是否造成了对当事人的重大不利后果。如果当事人对合同的某种要素产生误解,并不因此而产生对当事人不利的履行后果,那么这种误解也不构成重大误解的合同。
    (3)这类合同要能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合同一旦履行就会使误解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4)重大误解与合同的订立或者合同条件存在因果关系。误解导致了合同的订立,没有这种误解,当事人将不订立合同或者虽订立合同但合同条件将发生重大改变。与合同订立和合同条件无因果关系的误解,不属于重大误解的合同。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所谓显失公平的合同,就是一方当事人在紧迫或者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订立的使当事人之间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严重不对等的合同。标的物的价值和价款过于悬殊、承担责任、风险承担显然不合理的合同,都可称为显失公平的合同。
    显失公平的合同往往是当事人双方权利和义务很不对等,经济利益上严重失衡,违反了公平合理的原则,法律规定显失公平的合同应予撤销,不仅是公平原则的体现,而且切实保障了公平原则的实现;再是从法律上确认显失公平的合同可撤销,对保证交易的公正性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防止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而损害对方的利益都有重要的意义。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对方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损害国家利益的,涉及社会公共秩序,大陆法系一般规定为无效。如果未损害国家利益,受欺诈、胁迫的一方可以自主决定该合同有效或者撤销。适用可撤销合同制度,已经能够充分保护受损害方的利益,也能适应订立合同时各种复杂的情况。
    2018-09-13 17:21:46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56069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018-09-13 17:22:47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侵权行为属于事实行为??但是为什么创作行为也属于事实行为呢??能举例说明创作行为属于事实吗。
有下列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2.未经合作作者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第三方胁迫行为和欺诈行为对可限定的合同而言,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有什么区别
可以撤销房屋买卖合同的情况: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法律行为不成立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皆不发生当事人期待的法律效果,菪一方当事人对法律行为不成立或无效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六条 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合同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行为吗?
合同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行为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们合同约定的38000元,称可以无学历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考试资格,我今年1月份找了个教育机构?
可以退的,不过根据情况退的额数不一样。 一、报名后,未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要求退学的,扣50元服务费。 二、体检合格已取得驾校学籍但未科目一预约考试申请单要求退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每个月给他们几百块钱在他们那里买东西规定的月期是18个月,然后去到他们店里面的时候需要签合同,就是跟
如果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的有效期限,则有效期限就此确定。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则应根据合同类型查询相关法律,看法律有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法律对于特定合同的有效期会有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全款买了一辆网约车,我需要注意什么?
你好,写明双方权利义务,违约的惩罚措施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签了合同,对方一直不过户怎么办?
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全款买了一辆网约车,我需要注意什么?
你好,写明双方权利义务,违约的惩罚措施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张春利律师
近期帮助 5473 人
离职通知通知了两次,一次负责人一次经理,那次有效,两次通知间隔了一个月
刚刚
李晓航律师
近期帮助 167912 人
需要调整离婚起诉书的内容,微信联系
刚刚
盈科王雨昕律师
近期帮助 43612 人
18岁可以信用卡借钱嘛?
刚刚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2603 人
营业执照上只有电子销售这一项,但是经营了租赁的业务,这样合法嘛
21秒前
吴郑伟律师
近期帮助 2685 人
我是聋哑。残疾军人卧铺票可以买半票吗
2分钟前
洪静律师
近期帮助 24134 人
房客偷电,己经搬走八年,现在无法联系到他,电力公司说偷电是从15年12月|日起,说要罚款4万2千元。
2分钟前
韩梦云律师
近期帮助 8011 人
离职通知通知了两次,一次负责人一次经理,那次有效,两次通知间隔了一个月
2分钟前
合肥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1000 人
离职之后一直关注对方招聘网上信息,这个算扰乱公共秩序吗,这样做会有什么法律风险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