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找法网 办事指南 社会保障 正文

2020年济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新规解读

更新时间:2020.07.20    浏览量:

摘要

2020年济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新规有什么内容,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济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新规出台设10年过渡期

《济南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近日对外公布。实施办法提出,对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底限高。此外,办法还就缴费基数如何确定、缴费年限如何认定、退休审批如何办理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读。本办法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9年9月30日。

编制不规范要先清理规范

我市提出,此次出台的《济南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适用于我市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

参保的事业单位范围为目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含公益一类、二类、三类事业单位)。对于划分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加;尚未参加的,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其转企改制到位后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对于目前尚未确定分类类型的事业单位,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加;尚未参加的,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其分类类型确定并改革到位后,纳入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我市提出,对于编制和人事管理不规范的单位,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清理规范,待明确工作人员身份后再纳入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我市在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期间已纳入参保范围的编制外人员,应划转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继续参保。其中,改革前(2014年10月1日前)已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可保留在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符合条件可提前或延缓退休

根据实施方案,符合提前退休或者延长退休年龄的人员,经批准,可以提前或者延缓退休,以其实际缴费情况计发养老金。其中,经批准延长退休年龄的人员,应当继续参保缴费至延缓退休期满。少数人员年满70岁时仍继续工作的,个人可以选择继续缴费,也可选择不再继续缴费。待正式办理退休手续时,按规定计发养老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