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行为不存在诉讼时效吗

更新时间:2021-08-02 17:22: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诉讼时效属于民事领域的范畴,在刑事领域中并不存在诉讼时效的说法。刑事犯罪中对于时效的法律术语为追诉时效而非诉讼时效。更多的与“犯罪行为不存在诉讼时效吗?”相关的知识,请继续阅读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以下内容。
犯罪行为不存在诉讼时效吗

一、犯罪行为不存在诉讼时效吗

犯罪行为不存在诉讼时效,刑事领域关于时效的法律术语为追诉时效。追诉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不同的刑期追诉时效不同,最高为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

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

二、怎么计算刑事犯罪追诉时效

1、一般犯罪的计算

这里所说的一般犯罪,是指没有连续与继续状态的犯罪。这种犯罪的“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之日”应是犯罪成立之日,即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之日。由于刑法对各种犯罪规定的构成要件不同,因而认定犯罪成立的标准也就不同。对不以危害结果为要件的犯罪而言,实施行为之日即是犯罪之日;对以危害结果为要件的犯罪而言,危害结果发生之日,才是犯罪之日。

2、连续犯罪的计算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状态的,属于连续犯;犯罪行为有继续状态的,属于继续犯或持续犯。对于惯犯的追诉期限的计算,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但从刑法规定的精神以及惯犯与连续犯的关系来看。对于惯犯的追诉期限,也应从最后一次犯罪之日起计算。

追究犯罪是有一定时间的,一般说警察应该在规定的时间积极的打击犯罪,如果超过时间期限了,那么是不享有追诉权的。不过具体的时间期限也是根据案情的简易程度或者是案件的大小进行划分的,具体的时间法院会给破案的人员规定。

三、不适用于诉讼时效的请求权有哪些吗

不适用于诉讼时效的请求权有以下规定: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对犯罪行为不存在诉讼时效吗”这个问题的简单解答。刑事犯罪中对于时效的法律术语为追诉时效,不存在诉讼时效的说法。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本案诉讼时效是否已过诉讼时效
是否过诉讼时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比如时间过去多久,是什么性质的案子,有不有时效中断的情况等等。最好请当地律师帮助。
超过诉讼时效的诉讼时效
你好,公司法人代表可以去法院起诉,建议最好委托律师代理诉讼。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的中止
你好,公司法人代表可以去法院起诉,建议最好委托律师代理诉讼。
我怎样才能起诉?怎样界定诉讼时效?怎样界定诉讼时效20年?怎样界定诉讼时效?怎样界定诉讼时效、怎样界
您好,不是重婚,建议报警处理,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可以起诉,要求赔偿
由于虚开增值税发票,弟弟已被判刑5年,还会加刑吗?
你好,虚开增值税发票罪单独审理,两罪合并执行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5000以上怎么处罚?
故意损害他人财产构成犯罪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我国刑法及司法解释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造成财物损失在五千元以上的;毁坏财物三次以上的或者纠结三人以上公然
我涉嫌隐瞒犯罪所得罪
隐瞒犯罪所得罪既遂会被追究的刑事责任:1、构成隐瞒犯罪所得罪既遂的,一般会被追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的刑事责任;2、属于情节严重情形的,
刑事判决申诉
刑诉法中申诉是指当事人或其他有关人员,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决定不服;可以依法向司法机关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调解、决定的执行。申诉是
遇见便衣爆力执法怎么办
如果遭遇暴力执法,拍照、录视频取证作为证据。向其上级机关投诉其暴力行为,就执法的程予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司法机关控告,请求法律救济。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