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

更新时间:2021-01-27 16:03: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事法律行为指的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作为生活在法制社会中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生活中经常会需要作出民事法律行为。那么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1、当事人。即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主体。

  2、有意思表示。单方法律行为,当事人意思表示完成,法律行为既告成立;双方法律行为,互相意思表示一致时法律行为方告成立。

  3、标的须确定并且可能。标的的确定,指关于标的表示须达到能被具体认定的程度。

  二、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

  1、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一方还是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其可分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2、根据其是否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

  3、根据其行为是否需要当事人支付对价(互为对价,但是非为要求等价性),民事法律行为就可以分为: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

  4、依据其行为生效是否以标的物的交付为要件,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诺成行为和实践行为。诺成行为自当事人达成合意时成立,当事人交付标的物为履行其义务;而实践性行为自当事人交付标的物时成立,交付标的物为行为成立的要件。

  5、根据其相互间的关系,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主行为和从行为。从行为依赖于主行为。

  6、根据行为人实施行为所要发生法律后果的性质,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财产行为和人身行为。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主张的分类,包括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双务行为和单务行为,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要件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下列形式:

  1、口头形式。即行为人用口头语言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包括当面交谈和电话洽谈等直接对话方式,也包括托人带口信等。凡是法律不要求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的法律行为,都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进行。口头形式简便易行,直接迅速,但又因没有文字根据而缺乏客观记载,不便于调查取证。因此,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数额不大或者可及时清结的民事法律行为,而不宜适用于数额较大,内容复杂,非即时可清结的民事法律行为。

  2、书面形式。即行为人用文字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这种形式根据确凿,客观外形明显,易于查证,对于稳定经济关系,防止争议和解决纠纷都有积极作用。因此,标的数额较大,不能即时清结的民事法律行为应采用书面形式。

  民事法律行为应是民事主体实施的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并且应当是合法的行为。以上内容就是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及相关问题的解答,如果您还有法律方面的问题想要了解,欢迎登陆找法网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法律行为包括哪些行为类型
法律行为包括哪些行为类型
民事法律行为分类
民事法律行为成立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成立要件包括行为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以及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在实际操作中,应详细核实行为人的年龄、精神状态等因素以确认其民事行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一般成立要件包括: 1、当事人。即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主体。在单方民事行为中,存在一
关于违法行为类型有哪些?
违法行为按性质分可分为3种,分别是: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具体如下: 1. 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它是指触犯刑事法规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建立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是什么?
准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合法行为的一种。指的是行为人以法律规定的条件业已满足为前提,将一定的内心意思表示于外,从而引起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它主要包括意思通知行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
无民事行为能力就是指公民不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民事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主体分别有: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
.建立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是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一般成立要件包括: 1. 当事人。即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主体。一方当事人可以存在单方民事行为; 2.
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什么
有效民事法律行为
哪些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分析: 效力待定民事法律行为主要包括: 1.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方行为; 2. 无权代理行为; 3. 无权处分行为; 4. 债权
.建立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是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一般成立要件包括: 1. 当事人。即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主体。一方当事人可以存在单方民事行为; 2.
民法典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民法典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
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实质要件有哪些,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如下: 1. 当事人。即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主体。 2. 有意思表示。单方法律行为,当事人意思表示完成,法律行为即告成立;双方法律行为
怎样的民事法律行为才具有法律效力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四种,分别是有效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