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意定监护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1-28 15:34: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意定监护和法定监护、遗嘱指定监护有很大的不同,所监护的对象也并非未成年人。找法网小编认为意定监护是比较特殊的存在,那么什么是意定监护呢?民法典是怎么规定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民法典关于意定监护有哪些规定吧。
民法典关于意定监护有哪些

  一、民法典关于意定监护有哪些

  意定监护是指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和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等人协商,以书面形式在成年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二、遗嘱指定监护的相关情况是什么

  1、指定监督人。监督人可以与辅助抚养人为同一人。监护人负责具体管理财产,具体管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而这个监督人应当掌握财产的数额和变化,了解未成年子女的具体成长情况,对重大的财产支出,监护人应当通知监督人,对不符合未成年子女利益的安排,监督人有权要求监护人重新考虑。在发生侵犯被监护人利益的情况时,监督人有权代表未成年子女向法院提出诉讼,从而对监护人进行有效的监督。

  2、确定变更监护人的条件和方法。遗嘱人可以在遗嘱中授权监督人在与居委会等当地自治组织协商后,得到居委会的支持提出变更监护人的诉讼,或者授权监督人召集家庭会议,重新选定监护人,并监督原监护人将有关的财产移交给新的监护人。

  3、规定监护原则。法律对监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问题上的规定比较简单,在实际生活中,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监护人应当如何保护被监护人的利益,需要有各自的原则。

  4、指定辅助抚养人。对遗嘱人的未成年和残障子女的教育,除了法定监护人,例如亲生父亲或者母亲外,可以指定一到两名辅助抚养人。

  三、民法典中对意定监护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三条:意定监护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以上就是民法典关于意定监护有哪些的相关规定列出与解读了。意定监护的主体与法定监护存在较大区别,在民法典的学习中需要注意区分。如果还有关于意定监护的问题,欢迎阅读找法网小编的其他文章,也可以向找法网律师寻求更专业的帮助哦。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意定监护”是什么?意定监护人范围有什么
意定监护是指被监护人在有意思能力时为自己选任监护人,并将自己的人身照顾和财产管理等事宜委托给监护人,待自己丧失意思能力后,由监护人按照被监护人的意愿处理生活照管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意定监护”是什么?意定监护人的范围是什么
法定监护人范围包括: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 当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
意定监护协议是合同吗,意定监护是什么
协议监护与指定监护在法律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范围不同:指定监护是在法定监护人之中确定具体的监护人,而协议监护是在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确定。
如何办理意定监护?
办理意定监护人手续的方式:一般需要双方当事人签订监护协议书,然后,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意定监护协议应当明确意定监护事项、监护职责、监护条件实现的确认方式、争
高校承认意定监护吗
你好,什么意定监护呢,可以和学校协商
意定监护人协议,双方能否为自己的意定监护人?
法律分析:指定监护人的协议书可以参照下列内容仿写:第一部分是被指定人以及指定监护人的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一些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就是指定监护人的对被监护人
意定监护和法定监护的区别
这个区别还是挺大的,您有相关困扰吗?
意定监护高于法定监护吗
指定监护适用条件:<br/> 1、有法定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br/> 2、监护人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六
签署意定监护人后,意定监护人是否在被监护人户口上
这样办理意定监护手续:监护人和被监护人同时到场,签订意定监护协议书。意定监护,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
签订意定监护人后,意定监护人在被监护人户口上
应当由委托人和被委托人在协商达成一致后去公证处办理委托监护人,被委托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