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

更新时间:2021-02-07 14:11: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获得合同解除权时,在法定三个月内不行使合同解除权,那么该当事人就丧失了解除合同的权力,这三个月就是法律规定的除斥期间。什么是除斥期间呢?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呢?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

  一、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主要适用于形成权,也可适用于请求权。

  2、构成要件不同。诉讼时效须两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经过和权利继续不行使之事实状态;除斥期间只需一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经过。

  3、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并不使不行使权利本身消灭,而只是消灭附着于其上的胜诉权;而除斥期间则使权利本身消灭。

  4、期间起算点不同。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即权利人能行使权利之日起开始计算;而除斥期间自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5、期间是否可变不同。诉讼时效期间是可变期间,可以中止、中断、延长;而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不能中止、中断、延长。

  6、法院是否可依职权主动适用不同。诉讼时效之经过必须经享有时效利益之人为主张之后法院才可适用之;除斥期间之是否经过,法院应依职权主动调查而适用之。

  7、诉讼时效又称消灭时效。针对的是“请求权”除斥期间针对的是“形成权”。

  8、诉讼时效经过后,请求权依然存在。但是相应的,对方取得“时效经过的抗辩权”。除斥期间经过后,形成权消灭。

  9、诉讼时效期间是可变期间,存在中断,中止,延长的情况,而除斥期间是不变期间。

     二、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概念

  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权利,即丧失了该权利,不能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法律制度。权利人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间,就是诉讼时效期间,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的权利消灭。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的某种权利存在的预定期间。除斥期间届满,实体权利即消灭。

  三、民法典中关于除斥期间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的存续期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产生之日起计算,不适用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存续期间届满,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消灭。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的内容。适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构成要件、法律效力、期间起算点、期间是否可变、法院是否可依职权主动适用等方面有有区别。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除斥期间亦称预定时间,是指法律预定某种权利于存续时间届满当然消灭的期间,其与诉讼时效是又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除斥期间是一种对形成权的行使进行时间限制的
我想知道诉讼时效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
您好!建议您不必细究诉讼时效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而是针对合同出了什么问题需要怎么解决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
找律师区别。
分公司的合同可以直接起诉总公司吗,都有哪些法律依据
分公司签的合同可以起诉总公司。实质上,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是代理的法律关系,分公司是总公司的代理人。总公司授权了分公司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分公司在总公司授权
股东大会表决权有何规定,有哪些法律规定
股东大会表决权的具体规定有: 《公司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三条规定,股东会的议事方式
你好律师您有空解答不
首先要分清你们建立的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需要相关的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劳务关系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我现在有工作,我想开个公司,这个税款的话我应该怎么交?
开公司需要缴纳的税款有: 1、小规模纳税人应缴增值税额=(收入/1+3%)×3%; 2、一般纳税人,应缴增值税额=当月销项税额-(当月进项税+上期留抵进项税),
希望退出公司监事,如何操作
需要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办理
公司倒闭,不给我补偿,我该怎么办
法律分析:1.公司倒闭,不给员工赔偿,协商索要无果,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