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从什么时候开始取得

更新时间:2021-10-21 17:31:1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公民的民事权利是丰富多彩的,是一个公民不能缺少的权利,那么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从什么时候开始取得的?公民一出生就取得了民事权利吗,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一起来阅读本篇文章,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具体内容。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从什么时候开始取得

一、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从什么时候开始取得

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自出生起就开始,到自然死亡为终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二、民事权利的概念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简单的说就是权利主体对实施还是不实施一定行为的选择权。

三、民事权利中债权的内容

(一)债的概念和特征

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债作为一种民事法律关系,有如下特征:

1、债的关系当事人都是特定的:

2、债的关系的客体包括物、知识产权和行为:

3、债权的实现必须依靠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行为:

4、债可以因合法行为而发生,也可以因不法行为而发生。

(二)债的发生根据

债发生的根据,即产生债的法律事实。引起债发生的主要根据有:

1、合同之债。合同是债发生的最重要最普遍的根据。

2、侵权行为之债。侵权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非法侵害公民或法人的财产所有权、人身权利或知识产权的行为。

3、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或合同上的根据,取得不应获得的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损失的行为。

4、无因管理之债。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损失,自愿为他人管理事务或财物的行为。

5、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指因一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这种单方法律行为能在与该行为有关的当事人之间发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债的关系。

(三)债的担保

债的担保是为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得以实现的一种法律制度。

(四)债的消灭

债因下列法律事实的出现而消灭:

(1)因履行而消灭:

(2)因双方协议而消灭:

(3)因当事人死亡而消灭:

(4)因抵消而消灭:

(5)因债权人免除债务而消灭:

(6)因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而消灭:

(7)因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而消灭。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从什么时候开始取得的内容,可见我们公民的民事权利是一出生就取得的,在我们死亡时也会消失,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叫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含义是什么呢?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此外,十六周岁至十八周岁,如果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也可以被视为完全民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都有哪些人?法律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什么人?都包括了哪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构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条件为“未满十周岁”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即年龄和认识判断能
不属于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是什么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简单的说,就是权利主体对实施还是不实施一定行为的选择权。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行为有哪些,我国法律规定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行为有哪些?哪些人算是限制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需考虑其年龄、智力及精神健康状况。具体规定如下: 1.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获得纯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权利的取得有哪些基本方式?
民事权利的取得,是指民事主体依据合法的方式获得民事权利。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民事权利可以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
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义务有哪些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广泛权利和自由,主要有:   ①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 言论、出版、集会
为何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非法人组织与法人的民事法律权利义务内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