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他人隐私行为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1-15 16:08: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侵犯他人隐私的事情一点也不感到陌生,像为什么会有陌生号码打电话到您的手机,又或者说有时候在杂志上看到明星的私生活照片,网友们是怎么看待的呢?这些行为是否属于侵犯他人隐私行为?更多关于侵犯他人隐私行为有哪些请继续阅读以下由法律快车整理的内容。
侵犯他人隐私行为有哪些

一、侵犯个人隐私权行为有哪些

根据我国国情及国外有关资料,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11、未经他人许可,私自公开他人的秘密。

二、隐私权包括哪些权利

隐私权包括以下权利:
      1、个人生活自由权
      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
      2、情报保密权
      个人生活情报,包括所有的个人信息和资料。
      3、个人通讯秘密权
      权利主体有权对个人信件、电报、电话、传真及谈论的内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窃听或窃取。
      4、个人隐私利用权

权利主体有权依法按自己的意志利用其隐私,以从事各种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

三、侵害公民隐私权认定

侵害公民隐私权认定: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不受侵犯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隐私权是受法律保护的。根据民法典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例如,偷看、偷听有关隐私的书信、日记、录音、录像,并加以扩散;非法窃取他人隐私,造成他人沉重负担或引起严重后果的,都会被法院认定为侵害了公民隐私权,都要负法律责任。
       侵犯他人隐私行为有哪些,侵犯他人隐私行为是可恶的,应该收到法律的制裁。原因是隐私权属于最基本的人格权利之一,其中还详细包括了隐私利用权、通讯秘密权、情报保密权以及个人生活自由权等权利。而关于侵犯隐私是常见的行为,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涉及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
侵犯个人隐私权违法。处理方式:1. 民事侵权,可要求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2. 治安管理处罚,如偷窥、偷拍等,将受拘留或罚款。3. 情节严重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哪些行为可被判定为侵犯他人隐私权?
侵犯隐私权行为多样,处理方式各异。轻微侵权可协商道歉赔偿;严重侵权可报警,依法拘留罚款;涉及名誉损害还可提起民事诉讼。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式。
构成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都有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
侵犯隐私权行为多样,处理需审慎。若轻微侵权,可协商道歉、删除侵权内容;若侵权严重,可报警并收集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要求赔偿损失。同时,加强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侵犯隐私权都有哪些行为,有什么样的规定呢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 1. 通过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2. 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 1. 通过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2. 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1. 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2. 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有哪些行为会侵犯员工的“隐私权”?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有: 1. 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如通过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 2. 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隐私权侵犯的行为有哪些
侵害隐私权行为有如下: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拍摄、窥视、窃听、
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
行为人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顶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侵犯他人隐私的,会被判处五日以下
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都有哪些种
下列行为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1、使用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2、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