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中断的四种情形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1-15 17:10: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诉讼时效中断的四种情形有需要权利人提出履行请求,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即可,除此之外也可进行仲裁处理,或者进行起诉处理,在仲裁过程中,该诉讼时效是中断的。
诉讼时效中断的四种情形有哪些

  一、诉讼时效中断的四种情形有哪些

  诉讼时效中断的四种情形如下:

  1.提起诉讼或仲裁,是指权利人提起民事诉讼或申请仲裁,请求法院或仲裁庭保护其权利的行为。诉讼之举,是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最为强烈的表示,故诉讼之日便是时效中断之时。权利人若以有效的判决、裁定、调解协议等法律文书,向法院申请执行程序的,亦发生与起诉同等的中断时效的效果。

  2.权利人主张权利,指的是权利人于诉讼外向义务人请求其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权利人提出请求,使不行使权利的状态消除,诉讼时效也由此中断。

  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二、诉讼时效的中止如何执行

  中止执行的原因一旦发生,人民法院即应依职权作出中止执行的裁定。当事人发现中止执行的原因存在时,应积极地将中止的原因告知法院或向法院提出中止执行的申请。找法网提醒您,中止执行的裁定,一旦送达当事人即发生法律效力。中止执行的裁定书应当写明执行的理由和法律依据,执行人员签名或盖章,并加盖人民法院公章。

  三、时效中断和中止有什么区别

  时效中断和中止的区别如下: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人身权诉讼时效中断的常见情形有哪些
人身权诉讼时效可因起诉、请求、认诺而中断。起诉是向法院主张权利;请求是向义务人直接表达履行意愿;认诺则是义务人同意履行。具体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确保权益得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哪些情形下诉讼时效中止
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较多。遇到不可抗力应立即申请延期;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情况需及时确定代理人;继承问题需尽快确定继承人;被控制时应寻求法律援助;其他障碍也需积极应对
法定的诉讼时效中断情形有哪些
诉讼时效中断情形多样。包括提出履行请求,需书面或口头明确表达;同意履行,双方达成协议即可;提起诉讼或仲裁,需正式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具体操作需根据案情和法律规
关于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适用规定都有哪些情况?
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情况复杂,中止如因不可抗力可申请延期,中断如提诉讼可重计时效。具体操作需结合案情,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针对性建议。
侵权合同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可以中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
连带担保诉讼时效中断有哪些情形
中断连带债务的诉讼时效的情况是: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的;连带债务人同意清偿债务的;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以及其他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有同等效力的
侵权合同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有如何的法律依据
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中断,即重新计算。合同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 1. 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 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 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
哪些事由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
诉讼时效中止后果
诉讼时效中止后果
诉讼时效中止
债权转让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吗,有哪些规定
法律分析:债权转让后不会造成诉讼时效中断。
哪些事由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有什么规定
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