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是法律关系吗?

更新时间:2023-02-19 17:10: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不当得利不是法律关系,而是属于法律事实,其构成要件是没有法律根据、一方取得财产上的利益、一方遭受财产损失等行为。不当得利和侵占行为的区别在于概念不同、性质不同和利益取得方式不同。
不当得利是法律关系吗?

  一、不当得利是法律关系吗?

  不当得利不是法律关系,是法律事实。对于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需要区分得利人主观心态。善意得利人需要返还现存利益,恶意得利人则需要返还所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包括:

  1.没有法律或者约定的根据;

  2.一方取得财产上的利益;

  3.另一方遭受财产损失;

  4.受益人取得上的利益与损失人所遭受的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二、不当得利和侵占行为的区别

  1.概念不同。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2.性质不同。不当得利承担民事责任;侵占罪承担刑事责任。

  3.利益取得方式不同。不得当利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而侵占罪是属于不法侵害造成的。

  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找法网提醒您,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一般适用于债权请求权以及继承权请求权等,由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属于债权请求权的一种,因此,不当得利也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诉讼时效为三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当得利诉讼时效是三年,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起诉不当得利
具体案情,标的额多少,可以详聊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不当得利属于法律关系吗
法律分析:构成不当得利的情形包括: 1、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为产生一定的法律事实结果,使得当事人财产的增加或利益上的积累财产、权利都属于利益的范围,但精神利
不当得利是法律关系吗,法律有哪些规定
法律分析:不当得利是法律事实。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有四个: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有损失;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根据。根据法律规定,
不当得利有哪些构成要件?什么是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一) 一方获得利益 (二) 他方利益受损 (三) 一方获得利益与他方利益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 (四) 获得利益及利益受损均无法律根据。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不当得利具体是什么意思?不当得利有哪些构成的要件呢?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法律事实发生后,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
不当得利是什么?构成不当得利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你这不是不当得利,是可能构成盗窃。
关于不当得利
关键是劳动关系是否还在?如果在的话,就不能算不当得利,工资发错了,单位有办法扣回去。如果劳动关系不在了,应当认为是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的时效期
不当得利的时效期
特殊诉讼时效
不当得利返还
你好,搜集有力证据起诉。
不当得利法条
民法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