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解除程序

更新时间:2021-06-28 11: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取保候审如果需要解除的话,要按照取保候审解除的程序来解除,一般来说,解除取保候审的过程中,要符合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那么,解除取保候审的程序有哪些呢?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取保候审解除程序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取保候审解除程序

  取保候审解除:

  1、由被取保候审人或者其委托人向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公安机关口头或者书面提出解除取保候审要求。

  2、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审核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审查,看是否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是否存在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

  3、案件承办人填写《呈请解除取保候审报告书》。经办案单位审查同意后,办案人员再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办理解除手续。

  4、办案人员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并由取保候审人在该决定书回执上签字,同时,办案人员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到指定的银行领取保证金。

取保候审解除程序

  二、取保候审时间多长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都有权作出《取保候审决定》。为了防止长期取保,既不结案,也不侦查、起诉、审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三、取保候审需要什么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取保候审解除程序的相关内容,但这些如果被解除取保候审,那么有可能会被需要重新关押。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取保候审到期解除后还有哪些程序?
"取保候审期满后的程序主要包括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终止的,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应 当制作取保候审决定书和取保候审通知书送达公安执行机关,执行公安机关
解除取保候审之后两年了,公安机关程序违法
你好,可以向公安机关了解详细的情况。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解除取保候审步骤,2001年的取保候审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解除,请问我应该走哪些程序去解除的。
根据司法实践以及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解除取保候审的程序如下: 1,由被取保候审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作出取保候审的机关或者执行机关口头或者书面提出解除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程序
您好,取保候审不是你申请就一定会获得批准的,是否可以取保候审要由办案机关就当事人人身危险性、社会危害性和取保后是否会有碍侦查进行评估决定。法律规定在刑事案件进行
我爸在监狱服刑近8年,为什么突然转移到外省监狱服刑!
转移监狱服刑一般是不会发生的,罪犯在审判服刑前会经过先经过管辖程序,符合当地法院管辖的才会进行审判,因此,如果没有重大的影响其正常服刑的原因出现,是不能办理转监
你能提起1000元的诉讼吗?难道你不能立案吗?
您好,如果是涉嫌犯诈骗罪的,需要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以上,就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到公安局进行报案,报案的时候要有具体的犯罪事实,并且是你认为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我是闲鱼买东西被骗了,怎么办啊
你好,建议跟买家沟通
能判刑吗要坐牢吗在吗
判刑后是否需要坐牢视情况而定,可申请缓刑、减刑或假释。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考虑犯罪情节、个人表现及法律规定,以减轻刑罚或提前释放。
就是我有一个朋友。问我嫖娼具体什么情况算情节较轻
对于嫖娼行为,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行政拘留、罚款等。具体选择哪种处理方式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如行为人的态度、是否初次违法、是否有特殊原因等综合考虑,以实现法律的公
一个男的明知道自己有梅毒还隐瞒我朋友致使我朋友感染梅毒犯法吗
针对此类情况,常见的处理方式有报警、民事诉讼和私下协商。报警可追究其刑事责任,民事诉讼可索赔损失,私下协商则可能快速解决问题但法律效力较低。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