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被辞退提前多久通知

更新时间:2022-04-29 18:2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对于新就业的劳动者来说,一般都面临着使用期的问题,试用期总让人有些不安全感,总让人担忧。而且还可能面临着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可能是因为自身原因还可能是因为用人单位原因。那么,试用期被辞退提前多久通知?关于这一问题,找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相关资料供您参考,下面跟着一起来了解下。

  一、试用期被辞退提前多久通知

  劳动合同法第21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试用期被辞退提前多久通知

  二、被公司辞退赔偿金该怎么算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获得经济赔偿,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是: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对于试用期被辞退提前多久通知的相关解答。劳动法是没有规定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几天通知员工本人的,只规定员工辞职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如果您遇到的情况较为复杂,欢迎在本网站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我在试用期辞职需要提前多少天通知用人单位?
试用期内提前三天书面通知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关系,你在试用期内提交了辞职表是可以走的
试用期财务离职,需要提前多久给说
试用期辞职需要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试用期离职有工资吗
试用期离职有工资吗
劳动合同纠纷
试用期未通过,单位应提前多久通知?
试用期辞职需要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试用期被解雇,公司需要提前多少天通知员工?
员工想要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到期离职即可。在试用期内要提前3日通知。
试用期满后要提前多少天通知员工
你要是用期满之后呢,就可以办理转正。
试用期满后需要提前多少天通知员工
你好,过了试用期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
试用期辞职提前几天申请,
  如果劳动者已经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试用期过后,感到身份不适,可以携带医院的诊断证明,和用人单位协商辞职。  如果用人单位不准,劳动者可以提出书面的辞职
试用期被辞退,公司需要提前多少天通知员工?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辞退(或称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与否,分为三种情形: 一、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被解除劳动合同的,没有经济补偿。 二、用人单位
农村80岁老人不能自理,如何申请补贴。
你好,可以向当地民政部门求助
是什么导致身份证被黑了?
您好,建议积极协商处理
今天粮食补贴撒时间发放
粮食补贴发放时间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查询当地政府公告、咨询村委会或农业部门、关注官方媒体发布的消息等。选择处理方式时,可优先考虑官方渠道获取信息,确保准确性和及时
我想知道这几个字,它是从哪个省发出去的?
要确定字条来自哪个省,常见方式有查看快递单号、发件人地址或联系发件人。选择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如有无快递单号、能否联系到发件人等。
我女朋友13岁怀孕了,但是他告诉我他16岁
女方有权选择是否报警追究男方的法律责任。如果女方确认自己未满14周岁时与男方发生性关系并怀孕,可以报警并请求司法机关追究男方的刑事责任。然而,如果女方已满14周
艾滋能申请低保嘛
艾滋病患者申请低保的常见方式包括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如诊断证明、收入证明等,向当地民政部门提出申请。选择不同处理方式时,应考虑个人情况、申请流程和时间等因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