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嫌疑人决定不予逮捕的,由什么部门通知公安机关释放

更新时间:2022-11-05 15: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对嫌疑人决定不予逮捕的,由检察院负责侦查部门通知公安机关释放。在侦查部门通知之前,需要负责捕诉的部门将有关案卷移交侦查部门并说明不予逮捕的原因。

对嫌疑人决定不予逮捕的,由什么部门通知公安机关释放,不予批捕和取保候审的区别是什么

  一、对嫌疑人决定不予逮捕的,由什么部门通知公安机关释放

  对嫌疑人决定不予逮捕的,由检察院负责侦查部门通知公安机关释放。对犯罪嫌疑人决定不予逮捕的,负责捕诉的部门应当将不予逮捕的决定连同案卷材料、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移交负责侦查的部门,并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制作补充侦查提纲。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负责侦查的部门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即释放。

  二、不予批捕和取保候审的区别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不予批捕和取保候审的区别是:

  1.前者是检察院的决定,后者是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

  2.公安机关采取取保候审是因为认为你是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不批捕是因为证据不足。

  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如果以后有证据可以证明构成犯罪行为,可以防止因为没有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导致的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所以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就可以办理取保候审。

  三、不予批捕和不批准逮捕的区别

  不予批捕和不批准逮捕的区别:不批准逮捕是检察院认为行为人不构成犯罪不符合逮捕条件,而不予批准逮捕是检察院认定了犯罪事实,但是证据不充足,需要公安机关进行补充侦查的,犯罪事实轻微,认为并没有逮捕必要的情况。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公安机关在批准取保候审之后,是否需要将案件移交至检察院
【法律分析】 公安局取保候审以后不是一定要将案件移交检察院。取保候审是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在异地遭受公安机关逮捕,是否由当地公安机关进行判决?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先行拘留的情形包括: 1. 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 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
警方逮捕嫌疑人之后,需要经过何种程序来决定嫌疑人的释放时间
1. 逮捕后24小时内进行讯问。 2. 如果发现不应逮捕,需立即释放并发出证明。 3. 若证据充分,则继续羁押并积极配合调查。 4. 如果涉及其他强制措施,将依
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如何办理
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如有异议,可要求复议,但必须将拘留者立即释放。若复议意见未获采纳,可向上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上级检察院将迅速复核,并决定
交通肇事罪检察院不起诉,取保候审一定要一年才能解除吗?检察院什么时候会将不起诉书送到公安机关?
证据不足取保候审一年后应该不起诉。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起诉。对于人民检察院已经做出了二次补充侦查之后的案证据不足的
公安机关对扣押的犯罪嫌疑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应怎样保管
法律分析:对扣押的犯罪嫌疑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损毁或者自行处理。
什么情况下应对嫌疑人予以逮捕,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以下情况下应当予以逮捕: 第一,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 第二,可能实施新的犯罪; 第三,企图自杀或者逃跑; 第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
检察院对于有哪些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能够决定拘留
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可以拘留的法定情形: 1. 犯罪嫌疑人具有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 2. 被指认犯罪; 3. 被发现犯罪证据; 4.
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应当通知什么机关来执行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执行机关一般还是公安机关。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