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开庭程序

更新时间:2018-07-04 16: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开庭审理又称法庭审理,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 参加下,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开庭审理是行政诉讼活动中最重要的 阶段,是审判活动的中心,开庭审理的前提是审理前准备阶段的结束。那么行政诉讼开庭程序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

  行政诉讼开庭程序:

  开庭审理包括准备阶段、法庭调査阶段、法庭辩论阶段和评议判决阶 段四部分。

  (一)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开庭审理的前奏,主要包括:人民法院在 确定开庭时期后,应以传票传唤当事人出庭参加庭审,并通知诉讼代理 人、证人等到庭参加诉讼活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  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应当公开审理。开庭前,人民法院应当 将案由、当事人情况、开庭时间和地点等进行公告,张贴于法院门前的公 告栏内。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査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 宣布法庭纪律;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 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  回避申请,审査诉讼代理人资格和代理权限。下面主要对回避制度进行 必要的阐述:回避是指为保证案件的公正审判,而要求与案件有一定利害关系的 审判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不得参与本案的审理活动或诉讼活动的制度。回避适用以下人员: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员。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  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回避事由,是指上述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或与本案 有利害关系或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回避申请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提出,回避事由在开庭审理后知道的,也 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 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  外。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 形式作出决定。若申请人对驳回回避申请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 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  案的工作。对申请人的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二)法庭调査阶段。法庭调査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和诉讼参与 人的参加下,核实、审査证据,以査明案件真相的诉讼阶段。法庭调查的基本程序如下:① 由原告宣读起诉状,然后由被告宣读答辩意见。原告主要应说明 其合法权益受到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事实,被告则应围绕证明自  己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进行阐述,并提供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 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当事人陈述完毕,然后传证人 到庭作证或宣读证人证言。证人到庭后,法庭应当告知其诉讼权利义务。  对证人的证词,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经法庭准许后,可向证人提问、质 证。此外,若证人因客观原因不能到庭时可以宣读证人证言,但此证人证 言同样应在法庭经由双方当事人质证。② 在当事人陈述和证人作证后,审查书证、物证等,宣读鉴定结论、勘  验笔录和现场笔录,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围绕证据的合法性、 真实性、关联性发表质证意见。如果合议庭认为案件事实业已査清,审判 长即可宣布法庭调查结束,进入辩论阶段。

  (三)法庭辩论阶段。法庭辩论阶段是各方当事人运用证据和法律规 范,就案件争议事实充分表达意见的阶段。法庭辩论由审判长主持,各方 当事人发言应经审判长准许。辩论中,提出与案件有关新的事实、证据,  由合议庭决定停止辩论,恢复法庭调査。法庭辩论的顺序是:首先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接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然后双方之间进行 辩论。若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应在原被告发言后再行发言。第一轮辩  论结束后,依此顺序进入第二轮辩论,针对上一轮辩论中对方的要点和主 张进行反驳,并进一步阐明本方的观点,相互辩论的次数和时间由审判长 确定,但不得限制各方当事人的辩论权利,同时亦不可使当事人重复自己  的主张。法庭辩论结束后,由审判长依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依次 征询各方最后意见。当审判长认为案件事实已查明,即可结束法庭辩论 程序,宣布休庭。

  (四)评议判决阶段。休庭后,合议庭对本案进行评议。评议时,合议庭成员根据经认定的证据,确认案件事实,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 法规,参照规章,形成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判决。合议庭评议时适用少数服 从多数的原则,但不同意见应记入合议笔录,合议庭成员均应在合议笔录 上签字确认。对于重大、疑难案件,则交由院长报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开庭审理程序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行政诉讼,法院受理以后,多久可以开庭!
"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
行政诉讼,法院受理以后,多久可以开庭!
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一般要六个月;有特殊情况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后可以延长审理期限;但法院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只需要四十五日;审理期限从立案之日起计算。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行政诉讼如何打官司?
你的具体案情是什么呢
您好:请问行政诉讼启诉后需多长时间开庭
行政诉讼要在六个月内提起。但是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最长不能超过二十年;而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最长不能超过五年。<br/&gt
在行政诉讼中,两个诉讼请求不同,但原告应该如何开庭?
"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
阐述行政诉讼法第一审开庭审判的流程
二审开庭审理的条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1、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行政诉讼已经立案但法院不开庭怎么办?
可以继续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行政诉讼一审二审都不开庭怎么办?
你好,一身需要开庭审理的,如果程序违法,可以提起抗诉,如涉嫌隐私,可与我电话沟通,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请点击好评和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