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怎么规定的

更新时间:2018-07-02 17: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各级行政区域内,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今后一段时期内(通常为15年)土地利用的总安排。那么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怎么规定的呢,下面就由找法网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

  一、各级政府必须编制本级别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管理法》第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规定。

  二、对建设用地和耕地的要求

  《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条规定,“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

  《土地管理法》第二十条要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土地用途;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划分土地利用区,根据土地使用条件,确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并予以公告’以限制建设用地的盲目扩张。第二十二条规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不占或者少占农用地”。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

  《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指出了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原则为:

  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2.提高土地利用率;

  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5.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

  《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级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省级人民政府授权的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另外还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实施规划?
城市规划的核心是以土地为载体和土地上的开发利用,建设环境,空间布局,发展等内容.其工作的核心是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管理以及土地的分配、开发。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是
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
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
土地管理释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哪些土地性质可以改变?
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和商业、旅游、娱乐用地以及综合或者其他用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涉及法律
关于征地补偿纠纷,如果是和行政机关之间关于补偿款多少的纠纷,属于行政案件,应当是行政庭审理 如果是关于集体之间补偿款的内部分配问题属于民事纠纷,适用的是民法以及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类标准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以外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的规定,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遵循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