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9-11-27 18: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最新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01月01日施行,主要是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那么,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呢?下面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法律依据:

  《环境保护法》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环境保护法》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环境保护法》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二、环境保护法的作用有哪些

  1、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

  2、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3、提升环保的政策力度,从而更好地采取治理和应对突发环境事故,是当前急不可待的任务。

  4、我们能够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和企业成功经验,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国民经济建设时要把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

  5、提升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能力,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地区区域性经济发展中,已经注意到了本位主义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所带来的最终恶果,开展清洁生产,以促进企业的认知和意识。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的相关内容,我们能知道,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若您还遇到其它问题,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土壤环境保护法
对犯有一般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的个人或组织,作出的具体的行政处罚措施包括罚款、责令停产等多种具体形式,对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还有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环境
环境保护法包括哪些法律
你好,还包括一些部门法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环境保护法动态
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新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内容有: 1、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2、突出强调政府监督管理责任; 3、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