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更新时间:2021-12-02 09: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伤残等级是一种很重要的等级,一般来说伤残等级是关系到赔偿的,那么对于伤残等级来说,怎么样去进行认定呢?认定标准是怎样呢?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民政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民政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来判定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并无统一的鉴定标准。不同的对象不同事由导致的伤残适用不同的伤残鉴定标准


民政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二、骨折都属于十级伤残吗

  按照伤残鉴定标准的规定,一般情况下,骨折都达到十级伤残的标准的,但是还是要经过鉴定机构鉴定后才能确定,有可能是十级伤残,有可能更高,但也可能评不上。

  伤残鉴定标准提到骨折的规定有:

  1、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远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能丧失;

  2、除拇指外,余3~4指末节缺失;

  3、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

  4、有骨折;

  5、关节功能丧失;

  6、末节离断。

  符合任何一项都可以评10级工伤。

  三、劳动鉴定为10级伤残可以办理残疾证吗

  这种情况是不能办理残疾证的。

  残疾证,是认定残疾人及其残疾类别、等级的合法凭证。由残疾人自愿申领,残疾人向户籍所在地残联提出申请,残联委托专门医疗机构按《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试用)》评定。符合标准的发给残疾证。

  残疾证发放与工伤鉴定适用不同的标准,不同的鉴定机构,二者没有关联。工伤职工申请办理残疾证,必须在户籍所在按程序另行申办按残疾人鉴定标准重新评定。对照残疾人鉴定标准,工伤十级相差很远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民政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的相关内容,伤残等级的认定是需要按照相关的认定标准认定的,只有符合认定标准的才能够认定。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伤残等级认定标准
伤残等级认定标准
工伤伤残等级
残疾等级评定的标准是什么
你好!这个一般以鉴定的为准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有哪些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有哪些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道路交通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道路交通伤残等级的评定标准包含多个具体等级,在进行处理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应通过合法途径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其次,根据评定的伤残等级和相
伤残标准评定标准
伤残标准评定标准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
我要资询手定伤残等级的标准
手定伤残等级的标准是基于损伤程度和功能障碍来评定的,总共分为10个等级。在进行伤残等级认定前,需要确保伤情已经稳定。然后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过程中会全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交通事故伤残分10级。具体操作:1.选择有资质的鉴定机构;2.提交医疗记录、身份证明等材料;3.配合鉴定过程,如身体检查;4.等待鉴定结果,该结果将作为赔偿和责
司法鉴定中伤残等级的衡量标准
按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进行司法鉴定伤残等级评估的流程包括: 1. 在治疗结束或病情稳定后申请鉴定; 2. 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鉴定机构; 3. 提交医疗证
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工伤伤残等级
关于职工工伤伤残等级评定的规范化标准
确定伤残等级的关键步骤是进行专业评估。如果是工伤,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并由劳动部门组织进行鉴定;若非工伤性质,则可通过司法鉴定途径,由专业机构进行伤残等级的评估。申
意外伤残等级的鉴定标准是什么?
意外伤残等级按伤情分为1-10级。处理时,应选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评定,并根据等级申请相应赔偿,包括医疗、误工等费用。
建筑伤残等级赔偿标准
建筑伤残赔偿依等级而定。一级至四级除支付21-27个月工资作为一次性补偿外,还按月发放75%-90%的工资作为津贴。五级、六级则支付16-18个月工资,并按月提
肢体残疾等级鉴定的标准化准则
残疾鉴定需专业。应前往指定机构,提交相关资料,接受医生检查。鉴定结果将依据伤残程度分为十级,不同等级享有不同保障。如有异议,可申请重新鉴定。
司法鉴定伤残等级赔偿标准
伤残赔偿依等级而定。处理方式包括:1. 协商:双方直接商谈赔偿事宜;2. 调解:请第三方协助达成协议;3. 仲裁:由专业机构裁决;4. 诉讼:通过法院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