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工资才会被扣税?具体是怎么扣的?

更新时间:2020-08-31 11: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许多人都知道工资是要扣税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多少工资才会扣税,因此有一把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又没有达到扣税标准,可能就存在漏缴个税的情况,下面找法网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多少工资才会被扣税?具体是怎么扣的?

  一、多少工资才会被扣税

  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超过5000元开始扣税。

  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新个税法规定,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多项支出可抵税。今后计算个税,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新个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

多少工资才会被扣税?具体是怎么扣的?

  二、具体是怎么扣的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三、税收的作用是什么

  税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人的主要形式和工具

  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

  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

  4、税收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

  5、税收是国家(政府)公共财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来源。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多少工资才会被扣税,具体是怎么扣的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法律明确规定在我国个人工资的起征点为5000元,超过五千元才会被扣税,超过越多,扣税比例也就越高。若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登陆找法网免费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工资多少需要扣税
工资多少需要扣税
个人税收筹划
7400的工资需要多少税?
你好,一般情况,个人所得税是单位统一缴纳的,也就是单位统一从员工工资里扣除个人所得是,到税务部门统一缴纳的。但有时候税务系统出问题亦或是单位财务出了差错,个人所
急辞工工资怎么扣
急辞工工资怎么扣
劳动争议动态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成都工资6400扣税后多少钱
抱歉,你所咨询的问题没有涉及到我们的业务,暂时无法帮助到你,建议你做其他渠道的咨询。
工资每年额度是超多少才扣税?
您好,我是邓律师,我们可以直接沟通
我工资8900,个人税需要交多少
这个要根这个要根据你的实际扣税情况来制定
7千块钱工资扣税要扣多少?
不同情况下的具体操作**: 1. **自行计算税额**: - 首先,确定工资总额及五险一金扣除额。 - 其次,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表,计算应
7400的工资需要纳税多少
根据年收入情况,计算缴纳
日结工资,需要扣税吗?
日结工资扣税具体操作如下:首先,雇主需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应扣税额并代扣代缴;其次,员工需关注工资条,确保税款扣除正确;若自行申报纳税,需了解税务规定,按时申报并
你好。老板故意扣员工工资,怎么办
老板扣工资违法,可依法维权。具体操作:1. 与公司协商,明确工资计算与发放依据;2. 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举报,拨打12333热线;3. 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争议;
实习期间辞职要扣工资怎么办?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