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

更新时间:2019-05-20 17: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合同内容会包含双方各自义务与权益都会明确的表示。一旦生效就要按照合同进行履行,其合同履行必须按照合同实施的地点,及被告人所在地进行履行的。那么关于这个合同中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呢?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

  履行地点是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受领给付的地点,履行地点直接关系到履行的费用和时间。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履行地点往往是纠纷发生以后用来确定适用的法律的根据。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点的,债务人就应当在该地点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应当在该履行地点接受债务人的履行行为。

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

  如果合同约定不明确的,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如果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则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履行地点仍然无法确定的,则根据标的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履行地点。

  如果合同约定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如果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二、合同履行地是什么意思

  合同履行地,就是合同按照约定或者实际实施地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这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在要确定买卖合同的管辖,就应首先确定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

  三、合同履行地的确定规则

  1、根据司法解释第十八条规定,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对该条的理解比较简单,即合同履行地的确定要先看合同约定,合同有明确约定的,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点即为合同履行地。此时,货物到达地、提货地、发运地、验收地、安装调试地等与合同义务有关联的地点,就不应被确定为合同履行地。

  2、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清结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3、合同没有实际履行的,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此条款比较容易理解,但若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均在或有一方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情况,就不应适用本条规则确定合同履行地,而应先看合同是否有约定,若合同有约定的应按合同约定;若合同无约定的,应按被告所在地的规则确定合同履行地。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合同履行地是什么意思以及合同履行地的确定规则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合同履行中过错责任的认定
关于合同履行中的过错责任认定,主要涉及到过错原则、全面履行原则以及实际损失赔偿原则。当认定违约方存在过错时,需要按照过错原则让其承担责任;若违约情况严重,可以要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合同生效后履行地点不明确如何办
当合同生效后履行地点出现不明确状况时,双方应尝试进行协商补充,以明确具体的履行地点。如无法达成一致,对于涉及不动产的交付,履行地点为不动产所在地;其他情况则视履
如何准确界定劳动合同实际履行地
劳动合同的实际履行地通常指的是劳动者实际工作的地点。在明确履行地时,首先要查看劳动合同是否对工作地点有明确的约定。如果合同没有明确的约定,那么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
关于买卖合同实际履行地的准确判定方法
买卖合同履行地判定: 1. 有约定按约定; 2. 无约定可协商补充; 3. 协商不成,按合同条款或习惯确定; 4. 仍不确定,依法规定,如货币支付在收款方所在地
具体如何确定合同成立的地点
确定合同成立地点要考虑合同形式和双方约定。纸质合同通常以最后签名盖章地点为准;电子合同则以数据电文接收地点为主。如双方有特别约定,则按约定执行。
借款合同的履行地如何精准界定
借款合同的履行地确认方式多样。首先,可事先约定;其次,无约定时双方可协商;再者,可根据合同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最后,如仍无法确定,则依法规定在接受借款方所在地履
合同履行如何认定
合同履行如何认定
合同的履行
合同生效后履行地点不明确怎么确定
合同履行地点不明可协商或依法确定。协商补充需双方达成一致;如果无法协商,则根据法律规定,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方所在地履行。
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该怎么处理,法律上如何认定
合同履行期限不明可协商补充。如协商不成,可根据合同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仍无法确定时,债务人可随时履行,债权人则需给予对方必要准备时间后请求履行。
不履行合同的责任有什么,法律上如何认定
不履行合同须担责。具体处理方式:1. 按合同约定追究责任;2. 如无约定,可要求继续履行或补救;3. 造成损失可索赔。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实际情况。
借款合同履行地如何界定
借款合同履行地依约定或法律规定确定。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可协商。协商不成时,依据合同条款或交易习惯。若仍无法确定,则接受借款方所在地为履行地。此举有助于明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