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是否泄露商业秘密

更新时间:2021-09-15 09: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并不是公司领导说是商业秘密就能追究大家的责任,是否是商业秘密还需要认定,那么如何认定是否泄露商业秘密?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如何认定是否泄露商业秘密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如何认定是否泄露商业秘密

如果具备鉴定的条件的话,有关技术信息应当委托专业权威部门进行鉴定。因为在审查行为人泄露的技术信息是否属商业秘密时,往往会涉及很复杂的技术问题,法官对这类专业技术又知之甚少,如何来认定该专业技术属商业秘密。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权威的鉴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专业人员对专业技术的国内外最新情况比较了解,其通过对资料检索并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法官是中立裁判者,据以定案的鉴定结论必须进行当庭质证并听取双方意见后,结合其他证据进行全面审查判断后决定是否采信。


如何认定是否泄露商业秘密


二、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有哪些

1、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三、侵犯商业秘密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 泄露商业秘密应该承担的责任: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们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论处。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如何认定是否泄露商业秘密的相关知识,认定是否存在泄露商业秘密的行为需要请有关技术信息应当委托专业权威部门进行鉴定,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泄露商业秘密罪认定标准
泄露商业秘密罪认定标准
侵犯商业秘密的方式
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案标准?
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侵犯商业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因侵犯商业秘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处罚标准
你好,我国法律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处罚标准是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2.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3.致使商业秘密权利
如何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具体处理办法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认定: (一)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商业秘密权以及受国家保护的正常有序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侵犯商业秘密的认定标准是: 1.侵犯的商业秘密应当具有秘密性、价值性、合法性等特征; 2.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并且给权利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刑法中侵犯商业秘密罪是以什么标准立案的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案标准包括: 1. 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 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3. 致使商业秘密权
侵犯商业秘密罪如何认定
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构成要件如下: 1. 主体为一般主体; 2. 主观上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3. 客体上侵犯了知识产权管理秩序和受害人对商业秘密的所有权;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怎么认定的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 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 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3. 客体是具有秘密性、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实用性、采取了
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案标准怎么规定的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案标准是: 1、致使商业秘密权利人遭受50万元以上损失; 2、犯本所得违法收益的数额超过50万元; 3、造成商业秘密权利人破产; 4、其他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