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责任规定包括侵权人的侵权责任以及需要承担的举证责任和有多个侵权人时侵权责任的确定。环境侵权责任纠纷的诉讼流程是准备好民事诉讼状、起诉并提交有关材料等。
环境侵权责任规定包括: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两个以上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排放量,破坏生态的方式、范围、程度,以及行为对损害后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确定。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环境侵权具备的特征有:
1.主体的不平等性、不可互换性与不特定性,环境侵权不仅是特定的人或特定的企业的。找法网提醒您,所谓违法、犯罪行为造成的,有不少是由不特定的多数人的日常行为蓄积造成的。
2.侵害对象的广泛性,传统侵权行为是致害行为直接作用于个体受害人的人身或财产,相对较为清晰和直接。
3.损害结果具有滞后性与放大性,环境侵权造成的损害,受害人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因为环境的自净能力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