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归责原则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0-08-07 14: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发生医疗损害,是很容易产生纠纷的,主要是责任的一个划分问题,医疗机构要承担责任是要根据法律规定的归责原则来的。那么,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归责原则是怎样的呢?下面将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归责原则是怎样的

  过错责任原则-----推定有过错----完全责任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损害责任实行的是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医疗机构承担民事责任以医务人员存在过错的前提。

  2、但是在实践中患者证明医务人员存在过错比较困难,由于医疗机构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掌握相关的证据材料,具有较强的证据能力,患者则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为了平衡医患双方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况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3、《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不配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应承担的责任的批复》[卫政法发(2005)28号]明确规定:“一、医疗机构违反《医疗事故处理条列》的有关规定,不如实提供相关材料或不配合相关调查,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能进行的,应当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责任程度按照完全责任判定。”

  法律依据: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二、医疗损害责任构成要件有哪些

  1、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

  诊疗行为是医疗侵权责任产生的前提。诊疗行为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借助其医学知识、专业技术、仪器设备及药物等手段,为患者提供的紧急救治、检查、诊断、治疗、护理、保健、医疗美容以及为此服务的后勤和管理等维护患者生命健康所必需的活动的总和。

  2、患者的损害

  只有有损害才可能赔偿,没有损害则无赔偿。

  3、诊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加害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关系。

  4、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

  过错责任原则是侵权责任法的主要归责原则,过错是指加害人的一种可归责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在医疗侵权中,主要指过失。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错,判断的标准是其是否达到了应当达到的注意义务。按照侵权责任法第57条之规定,如果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就构成过错。按照侵权责任法第58条的规定,有下列三种情形之一患者有损害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1)违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规定的;

  (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的;

  (3)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归责原则是怎样的”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归责原则有过错责任原则、推定有过错原则、完全责任原则。若大家还遇到其它问题,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咨询专业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医疗损害责任确定原则有哪些
在医疗损害责任确定上,遵循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和公平原则。具体操作为:1. 过错责任原则要求证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存在过错才能追究责任;2. 过错推定原则
一般医疗损害责任怎么归责?
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分为两类:一是依据过错责任原则,需要患者提供证据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二是依据过错推定原则,比如在隐匿病历等情况下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在责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律责任适用何种归责原则
医疗纠纷适用过错原则。具体操作:1. 收集证据,证明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2. 协商解决,双方达成一致可签订协议;3. 调解处理,申请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
医疗事故责任过错的归责原则有哪些
医疗事故归责原则分两种。一是过错原则,需患者证明医疗机构有过错;二是过错推定原则,在特定情形下,如医疗机构违反诊疗规范,则推定其有过错,除非其能自证无过错。两种
医疗事故的责任归责原则都有哪些
医疗事故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过错推定和严格责任。过错责任要求证明医疗机构有过错;过错推定责任在特定情形下推定医方过错;严格责任则不论过错,由医疗机构承担责任。具体
医疗损害责任的适用原则?
医疗损害责任适用过错或过错推定原则。具体处理时,若医疗机构存在过错导致患者受损,应承担赔偿责任。若存在违反诊疗规范、隐匿病历资料等法定情形,则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关于医疗损害责任所适用的原则
医疗损害责任适用过错原则。具体处理:1. 协商,双方就损害达成赔偿协议;2. 调解,通过第三方调解机构解决纠纷;3. 诉讼,向法院起诉,依法判决责任及赔偿。根据
医疗损害责任确定原则是什么
医疗损害责任确定原则基于过错。具体处理方式包括:1.过错责任,需证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有过错;2.过错推定责任,如医疗机构存在隐匿、篡改病历资料等行为,直接推定
医疗损害责任的核心归责原则
医疗损害责任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诉讼等。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如双方能达成一致可选协商,需第三方介入时可选调解,争议较大时则可通过诉讼解决。
关于民法典中医疗损害责任适用的原则
医疗损害责任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和诉讼。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双方能达成共识可选协商,需第三方中立意见可选调解,争议大或复杂情况可选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