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代位权法律依据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1-03-29 10: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对于债权人来说,债权人的相关权利都是由相应的法律依据的,债权人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时候,要根据相应的法律依据来行使相应的权利,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债权人代位权法律依据是什么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债权人代位权法律依据是什么

  债权人依照《民法典》提起代位权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二)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三)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

  (四)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债权人代位权法律依据是什么

  二、债权转让是什么意思

  债权转让又称“债权让与”,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合同转让,债权人通过债权转让第三人订立合同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移于第三人。债权全部让与第三人,第三人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的新的债权人,原合同债权人因合同转让而丧失合同债权人权利,债权部分让与第三人,第三人成为合同债权人加入到原合同关系之中,成为新的债权人,合同中的债权关系由一人变数人或由数人变更多人。新加入合同的债权人与原债权人共同分享债权,并共享连带债权。

  三、债权转让要经过债务人同意吗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我国法律规定,出借人转让债权通知债务人时,应通知全面,如转让借款本金数额、时间、利息和担保权随同转让,受让人名称、地点等,都必须明确,并使“通知”到达借款人。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债权人代位权法律依据是什么的相关内容,相关权利的法律依据,往往关系到相关权利的一个行驶,要按照相关的法律依据来行使权力。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效果明确表现为:一是消灭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务关系;二是次债务人承担向债权人的清偿责任;三是债权人必须在债权额内行使代位权。在实际操作中,债
浅析债权人代位权
浅析债权人代位权
债权人代位权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关于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详细来说,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需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确认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合法有效;其次,证明债务人存在怠于行使债权的行为;最后,债权人需要向法院
债权人能否提起代位权诉讼?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处理方式有:1. 收集证据,直接向法院提起代位权诉讼。2. 尝试与债务人协商,若协商无果再提起诉讼。3. 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确保权利
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需满足哪些要件
行使代位权需满足三要件。1. 确认债权债务关系合法;2. 证明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3. 证明此行为对债权人到期债权有害。依据情况,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代位行使债务
代位权诉讼制度中债务人之诉讼地位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代位权诉讼中,债务人地位灵活多变。可列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主张自己的权利;或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对诉讼标的不享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需符合哪些条件?
提起代位权诉讼需满足一定条件。1. 确定代位对象,即明确被告;2. 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3. 确保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遵循这些步骤,债权人可有效行使代
债权人是否可以合法行使代位权?
可以行使代位权。具体操作:1. 收集证据,证明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2. 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3. 在诉讼过程中,阐述代位权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债权人代位权的基本构成是什么
债权人代位权构成复杂,操作包括:1. 确认债权人与债务人关系合法;2. 确保债务人债权已到期;3. 证明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且损害债权人利益;4. 在代位权范围内
债权人代位权的特质及其理解
债权人代位权是保全债权的法定权利。具体操作:1. 确认债权已到期且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2. 债权人以自己名义向法院提起代位权诉讼;3. 法院审理后判决是否支持代
债权人代位权的效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债权人代位权效力显著。若提起诉讼,法院认定代位权成立后,次债务人需向债权人履行义务,相关权利义务终止。若协商解决,则依据双方协商结果执行。不同处理方式需根据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