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合同违约金一般怎么设定

更新时间:2021-05-31 09:52: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双方当事人签订了租赁合同之后履行义务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纠纷,因此当事人需要提前在合同中约定相关的违约条款以及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条款。那么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租赁合同违约金一般怎么设定的相关内容。
租赁合同违约金一般怎么设定

一、租赁合同违约金一般怎么设定

租赁合同的违约金,由承租方和出租方自行协商约定,但是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如果违约金过高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降低。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二、约定违约特征是什么

1违约金的数额是双方预先确定的;

2违约金是—种违约后的补救措施;

3违约金的支付是独立于履行行为之外的给付。换言之,只要当事人无特别约定,支付违约金的行为不能替代履行合同,当事人不得在支付违约金后而免除履行主债务的义务。

三、违约金的作用

第一,违约金具有从属性。违约金与违约金的支付不同,前者一般依违约金条款产生,是从属于合同债务的从债,后者仅使债的标的。正是依违约金约款产生的违约金债务是合同的从债务,违约金才发生其担保作用。因为保证、定金、抵押、质押等传统民法的担保方式也正是为主债实现而设立的从债,因而才具有担保性。

第二,违约金的设立可以使当事人预知不履行的后果。在合同订立以后,当事人对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及承担的责任的范围,均能事先了解,而当事人为避免承担支付违约金的责任,就必须正确履行合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违约金可以督促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确保债权实现。此点也是违约金与传统担保方式相同之处。

第三,第二种观点一般以违约金债务人丧生清偿能力后的实际结果来否定违约金具有担保属性理由不充分。担保不是保险,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护债权人利益的作用,即使传统的民法中的担保方式也不能保证债务人履行到期履行债务。

第四,由于惩罚性违约金的数额较多,且多与违约所致损失无关,故更能有效的督促当事人履行合同。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租赁合同违约金一般怎么设定的内容,希望对您的疑惑有所帮助。综上所述,租赁合同的违约金有约定按照约定承担,但是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疑问的,欢迎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房租违约金的比例是多少,怎么计算
(一)如果租赁合同中对违约金有约定(租房违约金的数额是由当事人双方通过事先约定而确定的)、则按约定的违约金比例支付。如双方在签订合同时,约定房屋租赁合同违约金
租房违约金怎么算
应该如何计算违约金,如果合同双方对违约金有约定,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租房合同违约,违约金怎么定
违反租赁合同不需要坐牢。违反租赁合同的行为属于民事纠纷,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一般情况下不涉及刑事责任的承担。
关于租赁合同违约金
你可以采取其它方式规避这条合同约定,建 议找 律 师 详细咨 询
租赁合同违约金
可以协商解决。
租赁合同违约金
你可以按照约定的违约金起诉,对方以约定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法院可能会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
租赁合同违约金
你好: 应该按照合同中约定处理。 合同中应该有约定。
我找了一份兼职,他让我交10元押金。
法律分析:快递公司违规向快递员收押金的,其处罚为,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快递公司限期内退还押金,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还要
外卖租车租两个月协议上,没有写违约赔付我不想租了,他们让我出1800违约金怎么算
租赁合同违约金的约定方式:由双方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确认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且前述计算出的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