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履行合同的具体情形

更新时间:2021-08-30 09:37: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拒绝履行合同义务,即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应当依法承担继续履行、补救、赔偿等违约责任,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可以解除合同。那么不履行合同的具体情形有哪些呢?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解答,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不履行合同的具体情形

一、不履行合同的具体情形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根据该条款,违约情形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不履行合同义务,第二类是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1、所谓不履行合同义务,又称毁约行为,指债务人拒绝履行任何合同义务。

2、所谓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是指迟延履行合同义务、履行合同义务有瑕疵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1)迟延履行合同义务,是指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届满后,债务人无正当理由仍未履行合同债务。如果合同未对履行期限作出规定,那么债务人在债权人提出履行催告后仍未履行债务的,则构成了履行迟延。

(2)所谓履行合同义务有瑕疵,是指合同债务人所作履行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

(3)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主要指部分履行、履行方法不当、履行地点不当及其他违反合同附随义务的行为。

二、合同违约的情况

1、由于合同主体方面的原因而造成违约。

(1)在合同中经常因为对对方的资信情况了解不全面或者根本不了解,在签约时没有认真考虑对方是否具有履约能力,从而造成合同不能履行。

(2)企业合并或者兼并、分立、甚至破产的现象也时常发生,这些情况也往往导致企业订立的合同难以得到履行。另外,三个以上企业之间互相存在着的很复杂的连环经济业务往来关系,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就会造成其他环节中断,从而导致有关合同不能履行。

(3)一些不法商人在经济交往中心怀不轨意图或者故意实施毁约行为,造成合同得不到履行。

2、由于合同的标的不明确、不具体而造成的违约。

(1)一是标的物的质量不明确、不具体或者样品与交付的产品相差太远。

(2)是标的物的价款规定不明确、不具体,有的没有规定计价单位,有的没有规定计价货币,有的没有规定保值条款。

(3)是数量条款规定不明确,经常出现的是交货不足。

(4)是技术条款规定的不具体或者有漏洞,给外商以可乘之机。

3、由于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不明确、不完备而造成的违约。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不明,容易使当事人误解或者曲解,致使当事人违约。

4、由于主管机关对合同审查、管理不严,合同缺乏可行性研究,所签合同不能履行。

5、市场行情变化或者价格大幅升降,从而影响合同的全面履行,造成当事人违约。

6、因发生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事件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

7、因发生情势变更而导致合同当事人违约。

三、合同履行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合同履行,是指合同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全面、适当地完成合同义务,使债权人的债权的得以实现。

合同履行的原则,是指法律规定的所有种类合同的当事人在履行合同的整个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一般准则。

履行合同应当遵循:

1、全面履行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即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及其质量、数量,由适当的主体在适当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以适当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当事人一方在履行中对合同约定义务的任何一个环节的违反,都是违反了全面履行原则。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2、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合同的履行除应遵守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民法基本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合同履行的特有原则,即适当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经济合理原则和情势变更原则。

当事人一方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依法承担继续履行、补救、赔偿等违约责任。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对“不履行合同的具体情形”的解答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知识。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合同可不履行的例外情形有哪些?
合同无法履行时,可协商解除,即双方达成一致,终止合同;或请求法院判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还可根据合同条款变更合同内容。具体操作需根据合同条款和实际情况来定,
关于合同不当履行的可能情形
合同不当履行可撤销或确认无效。撤销合同需证明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确认合同无效则需证明合同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同样需法律程序认定。
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形是如何的
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时,应首先查看合同条款,按约定处理;无约定则尝试协商,请求违约方承担责任;协商不成可考虑诉讼或仲裁,及时解决纠纷,避免损失扩大。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合同有效但不能履行的情形,法律如何规定
合同有效但不能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同时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1. 不能履行的情形分别有: * 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 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
合同不能履行的情形
结合合同内容确定
合同可以不履行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有: 1、合同标的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 2、合同标的已灭失; 3、合同无效或合同被撤销等情形; 4、合同标的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法院执行。 有
违约方可以不继续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呀
法律分析: 违约方不继续履行合同的理由有: 1、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例如合同标的物已经灭失或损毁等; 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合同能够不履行的情形有什么
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有: 1、合同标的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 2、合同标的已灭失; 3、合同无效或合同被撤销等情形; 4、合同标的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法院执行。 有
合同履行不能情形
合同事实上已不能履行的处理: 1. 若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法院或仲裁机构可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当事人存在违约行为时,仍需承担违约责任。 2.
合同不完全履行的分类有什么
1. 不完全履行分类包括:违约瑕疵、加害给付、部分履行、其他不适当履行。其中,其他不适当履行主要是指: - 标的物的品种、规格、型号等不符合合同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