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签合同与买卖合同一样吗

更新时间:2021-10-11 09:02: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现代社会最大的市场就是商品交易市场,不止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达成交易便签订买卖合同,还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签订的买卖合同。签订合同是最基本的合约精神,那么网签合同与买卖合同一样吗?下面找法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网签合同与买卖合同一样吗

一、网签合同与买卖合同一样吗

网签合同指由于无法面对面或者为了更加方便而在网络上直接签定合同的行为。按照我国《电子签名法》的规定,唯一具备法律效力的网签是指签约双方采用电子签名技术(各自使用第三方电子认证机构颁发的买卖盾数字证书)在线签署电子合同及其他缔约协议文本。

买卖合同是一方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另一方,另一方支付价款的合同。转移所有权的一方为出卖人或卖方,支付价款而取得所有权的一方为买受人或者买方。

二、买卖合同交付的方式

买卖合同的交付方式主要有现实交付、拟制交付、简易交付、占有改定。

1、现实交付

现实交付即直接交付标的物,一般采取送货上门、自行提货、代办托运的运输方式。其中,送货上门以货物由购货方接收货物视为风险转移;自行提货以购货方将货物装车视为风险转移;代办托运以货物托交承运人视为风险转移。与此同时,标的物的所有权也同时转移至购货方。

2、简易交付

简易交付是动产早就为受让人占有,出让人与受让人确认动产已交付。在买卖合同订立前,因其他正当合法理由买受人已实际占有标的物,故双方签订合同的正式文本可以视为标的物的风险和所有权已经转移。

3、拟制交付

拟制交付即以交付标的物的单证代替标的物的现实交付。出卖人将可以领取标的物的凭证交付买受人,而买受人则通过此凭证得以受领标的物。

一般会出现在第三人实际占有标的物时,买受人通过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单证得以在第三人处受领相应标的物,这也被称为指示交付,故指示交付系拟制交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交付方式。

4、占有改定

占有改定即出卖人要继续占有标的物时,出卖人与买受人协议由出卖人继续占有。如果出卖人将标的物再次出售给善意第三人,则第三人可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当第三人实际占有标的物后,买受人只得向出卖人主张损害赔偿而无权向第三人要求返还标的物。

三、合同无效的情形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致使合同当然不发生效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关于网签合同与买卖合同一样吗以及相关法律问题。买卖合同的实质是以等价有偿方式转让标的物的所有权,即出卖人移转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方,买方向出卖人支付价款。希望小编整理的内容能帮助到大家,如果想知道更多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网签,和商品房合同是一样的吗?
你好,要看具体情况才能确定
买方和卖方签订买卖合同与网签合同不一样,合同有效吗
您这种情况属于合同争议纠纷,可以按照具体内容协定有效性。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想问网签合同可以有补充协议吗,它和购房合同是一样的吗
 购房时签订购房合同补充协议要注意   在商品房买卖过程中,开发商除和购房人根据《示范文本》所订立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外,还要求购房人签订一份补充协议。   注意:
购房合同和买卖合同,购房合同与买卖合同有什么区别
只是名字不同罢了,主要看你合同内容是什么
二手房买卖合同与网签合同不一致
你好,已签字的那一份合同为准,
如何退还王牌竞速收费的钱?
你好,需要根据双方具体合同的约定
我做了一个网约车司机,是公司签合同,做了半个月但是我不想做了,要交违约金一个月600多,一共6个月
如果您认为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过高,可以与公司协商调整。协商不成时,可以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适当减少。在请求减少时,您需要证明约定的违约金
合同上规定可能延期延期时间最晚多久
合同延期时间的处理方式包括:双方协商确定具体延期时间,并签订书面协议;或依据合同中的违约条款处理。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双方意愿和实际情况,应确保合同顺利履行并保障
专科大二要结束了学校要求交大三的学费,不交不让离校
学生可以提出质疑并拒绝。学校应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强制学生提前缴费。学生可了解相关法规,与学校协商或寻求法律帮助,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具体处理方式应根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