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哪些情况下可以撤销

更新时间:2022-01-23 19:20: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或者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的,赠与合同可以撤销。那么赠与合同哪些情况下可以撤销?好意施惠与赠与合同的区别是什么?赠与财产是否要交税?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赠与合同哪些情况下可以撤销

  一、赠与合同哪些情况下可以撤销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亲近属;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1年内行使。

  二、好意施惠与赠与合同的区别

  赠与合同与好意施惠的区别:

  (一)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好意施患行为,其行为对象是人的行为,而赠与行为,其对象是行为指向的物,单纯的一个行为是不能成为赠与合同的标的;

  (二)赠与合同通常涉及的是纯粹的财产利益关系,而好意施惠行为大多涉及的是双方的人身利益,如感情的建立和巩固等。

  (三)好意施惠人可以不具有订立合同所要求的行为能力,而赠与人必须是适格的法律主体。

  (四)好意施患行为往往是出于好意,只是一种情谊行为,不是法律行为,不变法律约束。而赠与合同一旦成立,除非法律规定的情形,否则当事人不能随便终止或拒绝履行合同。

  三、赠与财产是否要交税

  对于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行为,税务机关对受赠人将全额征收契税。赠与需要发生的税费包括,公证费合同价2%,契税3%,,印花税0.05%,个税20%,营业税5%。需要提醒的是,近亲属和具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人之间赠与房产,以及发生继承、遗赠取得房产的,免征个人所得税。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您对赠与合同哪些情况下可以撤销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1年内行使。大家如果还有相关的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的专业律师,他们会为大家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在哪
赠与合同的撤销权的行使方式具体为: 1. 任意撤销通常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进行,通过书面通知受赠人即可实施; 2. 法定撤销则需要赠与人提供证据证明受赠人存在
法定撤销赠与的情形有哪些
法定撤销赠与情形包括严重侵害赠与人权益等。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收集受赠人侵害权益的证据; 2. 在一年内向法院提起撤销赠与的诉讼; 3. 法院审理后,依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关于赠与合同可撤销的五大情形是哪些
赠与合同可撤销情形多,包括任意撤销、法定撤销和法定解除。法定撤销具体情形有: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权益、不履行扶养义务等。赠与人应在知道撤销事由起1年内行使撤销权
赠与合同任意撤销的主要内容为何
赠与合同撤销包括任意、法定撤销和法定解除。任意撤销需在财产权利转移前行使;法定撤销则因受赠人特定行为触发;法定解除适用于赠与人经济状况恶化情形。
赠与合同不可撤销的特定情形
赠与合同不可撤销情形复杂,处理方式多样。若合同经过公证,除非出现严重侵害等情形,否则不可撤销。具有公益性质合同一般不可撤销。处理方式包括协商、法律途径等,需根据
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的事由有哪些,有哪些相关规定
赠与合同法定撤销,可依法撤销并追索财产。具体操作包括收集证据、发出撤销通知、协商或诉讼等。情况不同,处理方式也会有所差异,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民法典规定赠与合同哪些不可撤销
赠与合同要成为不可任意撤销的合同,需满足以下条件: 1、赠与合同已经经过公证。 2、赠与合同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 3、赠与标的已经转移,
哪些情况下赠与合同有法定撤销权
赠与合同撤销权有如下种类: 1、任意撤销权。任意撤销权只能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行使; 2、法定撤销权。法定撤销权是指受赠人存在严重侵害赠与人一方合法利益、不
能任意撤销的赠与合同指的是什么合同,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赠与合同撤销权有如下种类: 1、任意撤销权。任意撤销权只能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行使; 2、法定撤销权。法定撤销权是指受赠人存在严重侵害赠与人一方合法利益、不
赠与人就可以撤销赠与的情形有哪些
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的法定情形有: 1. 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2. 受赠人不履行对赠与人的扶养义务; 3. 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