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一般起诉几次

更新时间:2021-06-15 16:20:5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按照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那么,离婚案件一般起诉几次?接下来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离婚案件一般起诉几次

一、离婚案件一般起诉几次

离婚具体需要起诉几次才能判决离婚,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准予或不准离婚是以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为区分的界限。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一般从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的现状和有无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综合分析。

但实践中,有的案子没有这方面的证据,一次一般不判决离婚,第二次再起诉,判决离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是绝对的,有的可能要几次才能判决离婚。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六个月才可以再次提起诉讼,一般情况两次就行了。只要夫妻双方的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就可以判决离婚。

二、起诉离婚的程序是怎样的

1、起诉

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一方当事人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就是被告,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

离婚案件起诉时,起诉者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诉状和副本。诉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工作单位及现住址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人民法院决定受理案件,诉讼离婚程序也随即开始。

2、审理

审理,是指人民法院接到起诉后,开始诉讼程序,到做出判决前所作的一切调查工作的总和。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分为审理前的准备、调解、开庭审理三个阶段:

1)审理前的准备。人民法院在收到离婚诉讼后,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的5日内将诉讼状副本送达给被告,被告在收到诉讼状副本的15日内应提出答辩状;审判人员审阅诉讼材料,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人民法院应当更换不符合起诉或应诉条件的当事人,通知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参加诉讼;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依法进行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

2)调解。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后,首先应对当事人进行调解,使当事人消除分歧,互相谅解,从而达成离婚或和好的协议。达成和好协议的,人民法院将协议记录存卷,一般不发给调解书;达成离婚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

3)开庭审理。人民法院调解不成的,即进行开庭审理。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开庭日期。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审判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是否回避;之后,开始法庭调查,询问当事人和当事人陈述;告知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询问证人,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询问鉴定人,宣读鉴定结论;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勘验笔录。尔后,开始法庭辩论,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双方互相辩论。

3、判决

根据庭审情况,应当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宣判。人民法院宣判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判的,应当十日内进行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即发判决书。

离婚案件的一审程序结束。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诉讼程序。

三、离婚案件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1.管辖法院的一般原则

有些离婚诉讼当事人不知道应到何处立案,或是因户口与居住地不在同一地时,希望能就近起诉,还有的当事人接到人民法院传票后,从未考虑到该法院是否对本案有管辖权……等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婚姻案件管辖权的问题。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在被告有经常居住地时,则经常居住地的法院优先于住所地的法院管辖。

2.离婚案件管辖法院的特殊规定:

原则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55号)第12条之规定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离婚案件一般起诉几次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知识。由于每个民事诉讼案件情况各异,离婚具体需要起诉几次才能判决离婚,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关于开庭次数审理应当从实际出发,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处理。若您还有其他疑问的,欢迎咨询我们的官方网站。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离婚案一般多久开庭审理,有哪些法律规定
离婚案开庭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法院在立案后会尽快安排开庭,通常是一个月内。当事人可主动联系法院了解进展。若案件复杂,可能会延长审理时间。当事人需做好准
离婚开庭一般判几次离婚,怎么规定
在起诉离婚过程中,法院开庭次数并没有统一规定。一般来说,法院会进行两次开庭以做出判离的裁决。然而,如果离婚诉讼的案件非常复杂,可能在一审过程中就会进行多次开庭。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开庭审理离婚案件一般多长时间?
一般而言,对于当事人起诉离婚的案件,离婚起诉后多久开庭,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是一个月内开庭。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离婚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
离婚诉讼一般开庭几次判决
根据情况而定几次,一般不会当庭宣判
一般离婚官司需开庭几次,法律怎样规定
起诉离婚需要几次开庭,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起诉一次就只开一次庭。然而,如果因为特殊情况导致庭审中止,那么可能会开庭两次或者更多。 对于离婚案
离婚案一般开几次庭呢
法院起诉离婚要几次到庭通常由审理的法庭决定,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一般来说,法院会安排两次开庭以做出判离的裁决。然而,如果离婚诉讼案件非常复杂,可能在一审过程中会
离婚上诉案件一般开庭几次?
离婚案从上诉到开庭一般要多久并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但上诉案件的审理通常会在三个月内完成。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来确定开庭时间,并及时通知所有诉讼参与人按时参加审理。
离婚诉讼一般开庭几次,法律有哪些规定?
起诉离婚需要几次一般情况下是开庭一次即可,但是如果案件的事实情况难以确定,法院根据调查情况来确定开通的次数,相关法律法规对此没有规定;审判的程序是:起诉、法院开
离婚案子立案后,一般什么时候开庭
实践中,一般离婚起诉在立案两个月之后开庭,但是因为离婚起诉后多久开庭法律没有统一规定,所以具体精确的时间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当事人应当根据法院发出的开庭
起诉离婚一般开庭需要几次
一般起诉离婚需要开一次庭,通常情况下,就是一审开庭一次,二审开庭一次,但该离婚诉讼的案件如果非常非常的复杂的话,可能一审过程当中会开庭数次。但总数不超过《民事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