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残疾子女可以申请收养吗

更新时间:2021-08-26 09:56: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收养是我国《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法律活动,法律允许公民依法收养孤儿、弃婴和无人认领的儿童等,以保障其的权利。《民法典》的继承编对收养活动进行了具体规范,包括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条件等,那作为收养人的,有残疾子女可以申请收养吗?下面就跟着找法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有残疾子女可以申请收养吗

一、有残疾子女可以申请收养

有残疾子女可以申请收养,但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生活能自理、具有抚养教育被收养儿童的能力。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规定的收养人的条件,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五)年满三十周岁。

所以只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生活能自理、具有抚养教育被收养儿童能力的残疾人,也是可以收养小孩的。

二、收养登记要提供的资料有哪些

1.收养人基本情况及保证把弃婴抚养教育成人等情况;

2.收养人的户口簿和身份证复印件;

3.收养人常居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有无子女的证明;

4.由福利院提交弃婴、儿童出入社会福利机构的原始记录;

5.公安机关出具的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或者孤儿的生父母死亡或宣告的证明(由福利院提供);

6.社会福利机构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

7.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收养人的健康体检表;

8.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两张两寸合影照片。

三、收养登记的流程是怎样的

收养应按申请、审查、登记程序办理。

1.申请

要求收养子女的当事人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申请收养,按规定提交有关证件、证明材料。

2.审查

收养登记机关在收到有关证件、证明材料的基础上,遵循收养登记的原则及收养法规定的条件,认真审查,严格把关,依法办理。

3.登记

经审核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登记,发给《收养登记证》,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有残疾子女可以申请收养吗的相关内容,根据以上内容可知,有残疾子女可以申请收养,但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生活能自理、具有抚养教育被收养儿童的能力。若您还有法律疑问,建议您咨询找法网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我有子女。可以收养孤儿吗
一般是比较困难,建议咨询当地民政局。
因近亲结婚,有两智障的已成年孩子,现在已经无经济能力抚养,请问国家有专门的福利机构收养吗!
你好 因你朋友家的特殊情况 是可以到民政局申请些困难的政策补助等等优惠政策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子女残疾能否收养
可以收养的,具体请咨询民政局
我家收养了一个有残疾的孩子
人口普查与申办户籍是两回事。办齐收养手续后,领取收养证,即可去户籍管理机关申请入户。
想要领养一名女儿?
领养孩子需遵守严格的法律程序。首先,需向当地民政部门提交领养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民政部门将进行审查,包括评估收养人的资格和条件。审查通过后,还需办理收养登
领养孩子老婆不到民政局签字可以吗
不可以。正式收养需向民政局登记,确保合法。如老婆不能签字,可寻求法律咨询,了解替代方案。务必遵守法律,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行为,如拐卖儿童等,需承担法律责任。
能否任意解除收养关系?
收养关系不可任意解除。 协商解除需双方同意,到民政部门登记;如收养人侵害养子女权益,送养人可要求解除;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时,可协议或诉讼解除。操作需遵循法律程
我要收养一个孩子,什么可以
您好,可以到民政局办理收养手续!
领养小孩要什么条件?
领养小孩需符合法定条件,如年龄、健康、抚养能力等。选择领养前,应详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身条件符合规定。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机构,以确保领养行为的
别人领养了小宝宝,现在不愿意抚养了要送回来
如果双方无法就解除收养关系达成协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并作出是否解除收养关系的判决。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支持自己
宠物免费领养
您好,麻烦再具体说一下情况,这边可以协助处理。
小孩集体户口怎么做收养手续
收养小孩需登记。提交证件如身份户籍证明,经审查后办证。可选签订收养协议或公证,前者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后者法律效力更强,按需选择。如审查不通过,需补充材料或说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