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婚前买的房子婚后算共同财产吗

更新时间:2023-01-19 12:40: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法典婚前买的房子婚后不算共同财产,即婚前买房是婚前个人财产,若在婚姻期间购买即为夫妻共同财产,或者在婚前购买,但婚姻期间在房产证加上另一方的名字为夫妻共同财产,或者婚前购买是双方共同出资。
民法典婚前买的房子婚后算共同财产吗

  一、民法典婚前买的房子婚后算共同财产吗

  民法典婚前买的房子婚后不算共同财产,婚前买的房屋一般属于夫妻的一方财产,属于产权登记房的个人财产,除非另一方有证据证据共同出资的,离婚时可以按照当时的出资比例要求分割房产,而婚前财产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一方在结婚前出资购买的房子。

  2.由一方父母或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房子。

  3.一方在结婚前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的房子。

  因此对于这三种婚前购买的房子,一般都是属于夫妻的一方财产,而非共同财产。

  二、婚前买房有哪些注意事项

  1.各方出资赞助买房钱款约定清楚;

  2.婚前财产公证或协议十分必要;

  3.婚前贷款买房后,月供还贷义务最好签协议。

  三、婚前买房保留关键证据有哪些

  婚前买房保留关键证据如下:

  1.可签订婚前协议

  结婚前,很多家庭的做法是男方买房,女方负责装修和家电家具。按照我国民法典有关规定,女方如果将来离婚比较吃亏。双方可以签一份书面协议,如果离婚,按照各自的投入比例分割财产。假设男方首付40万元,女方买车买家电花了40万元,那么将来财产分割时一人一半。但婚前协议在很多人看来是伤感情的一种做法,所以是否签协议要因人而异。

  2.房产证上写名字

  无论是哪一方出装修和家具家电的费用,还不如将这笔钱投入到买房之中,这样可以要求在房屋产权登记时写上自己的名字,能够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保留好转账凭证

  婚前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不能用现金,一定要用银行转账。因为银行转账凭证可以作为证据,证明买房是由父母出资的。即使房屋产权登记上没这一方子女的名字,找法网提醒您,如果父母保留好银行转账凭证,在离婚时可以按共有财产主张分割房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婚前买房婚后共同还贷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婚前购房婚后共同还贷的归属问题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房产登记在双方名下,则为夫妻共同财产;若仅登记在首付方名下,则共同还贷及增值部分视为共同财产;如果房产是由个人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婚后买房子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婚后购买的房子,若无特别约定,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具体来说,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均为夫妻共同财产,并归双方共同所有: 1. 工资、奖金、劳务
婚前贷款,用于全款买房属于共同财产吗?
婚前贷款购房的产权归属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若是一方婚前贷款并在婚后独自承担还款责任,则该房产一般属于该方个人财产;若是婚前双方共同贷款并在婚后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婚前卖掉房子,婚后买房算夫妻共同财产吗?
### 婚前买房,婚后卖房所得是否算夫妻共同财产的确定方式 1. **婚前购买的房屋**:如果房屋是婚前一方购买的,并且登记在该方名下,那么该房屋属于登记方的
婚前买的房子婚后在供,算共同财产吗?
关于婚前房产婚后归属的具体操作:一是保持个人财产,不进行房产证上的产权变更;二是婚后将配偶名字加入房产证,并进行产权变更手续;三是双方签订书面协议约定共有,可能
婚前拆迁,这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婚前房产因为征收转换成拆迁安置房,这种情况属于个人一方所有
女方婚前贷款买的房子,正在还贷中,结婚后属于共同财产吗?
针对女方婚前贷款购买的房子,在婚后还贷的情况下,若房产是婚前全款购买则属于个人财产,而婚后共同还贷的部分及相应的增值则属于共同财产。面对此类情况,双方可以选择协
女方婚前存款婚后属于共同财产吗
针对女方婚前存款是否属于共同财产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双方对此有争议,建议通过签订婚前财产协议或婚后财产约定的方式来明确产权。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进行确
婚前买的房子婚后卖了算共同财产吗
关于婚前房产婚后出售的归属问题,具体操作如下:首先,要明确房产的购买时间和登记情况。如果房产是婚前一方全款购买并登记在其名下,那么售房款归该方所有。如果是双方共
婚前按揭的房子婚后算共同财产吗
针对婚前按揭购房的具体操作,主要步骤包括:1. 核实购房合同和按揭贷款合同的签订时间;2. 详细了解夫妻双方在该房产中的出资情况和贡献;3.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