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更新时间:2021-08-18 10:40: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国家法律保护个人信息以及个人隐私,披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民法典对个人隐私以及个人信息的保护有明确的规定。那么,民法典对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有哪些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民法典对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一、民法典对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不得实施侵犯隐私的行为有哪些

1、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2、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3、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4、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5、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6、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三、什么是患者隐私和个人隐私

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且这一秘密与其他人及社会利益无关。判断信息是否属于个人隐私核心就在于,公民本人是否愿意他人知晓,以及该信息是否与他人及社会利益相关。如个人日记,身体缺陷等。

患者隐私是指在医疗机构治疗期间的个人隐私。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民法典对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规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规定是什么
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规定是什么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哪些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以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为目的的法律,其规定的主要内容就是个人信息处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个人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有什么法律规定可以保护个人隐私?
**隐私权的定义**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它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
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包括了以下相关内容: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
个人信息的保护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包括了以下相关内容: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
民法总则规定保护个人信息权
你好,现在民法总则已经生效,虚拟货币是保护的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则
民法总则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是:《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数据保护权的内容
法律分析: 个人信息的保护方式则呈现多样性和综合性,尤其是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对其加以保护。例如,对非法储存、利用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政府有权进行制止,并采用行政处
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主要为: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才能收集。公民个人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包括什么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包括什么
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