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意同乘有哪些特征

更新时间:2021-01-13 09:29: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好意同乘具备顺路搭车、无偿搭乘且经过运行人同意等特点,无偿是好意同乘最大的特征。中国人向来较为热情,因此好意同乘在朋友、亲人、同事之间的。更多关于好意同乘有哪些特征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找法网编辑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好意同乘有哪些特征

一、好意同乘有哪些特征

好意同乘具备以下特征:

1、好意同乘的双方是机动车运行人与乘车人;

2、运行人、搭乘人各为自己的目的;

3、顺路搭车;

4、无偿搭乘;

5、经运行人同意,包括邀请和允诺。

二、好意同乘出现事故而造成损害,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 :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三、好意同乘如何进行认定

1、目的方面。就目的而言,保有人有自己的目的,搭乘人也有自己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两者的目的是不同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为了相同目的而同乘的情况,如双方结伴旅游、履行共同事务等。目的相同不影响好意同乘的成立。

2、费用方面。善意同乘是无偿的,但不是所有的无偿搭乘都属于善意同乘。下面两种无偿情形不属于善意同乘:一是无偿乘坐正在从事营运的车辆;二是无偿乘坐专门迎送的车辆,如专门迎送顾客、专门接送学生的车辆。

3、专程运送问题。善意同乘一般是顺路搭乘,机动车的车主、实际支配人或驾驶人应乘坐人的要求无偿专程运送的,行驶的目的只有一个,机动车是为了乘坐人的目的而运行,不构成好意同乘。

 四、善意同乘的定性

善意同乘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谊行为,而不是一种法律行为。何为情谊行为,梅迪库斯认为情谊行为是一种“发生在法律层面之外,因此他们不能依法产生后果”的行为 。台湾学者把它译为“好意施惠关系” 或者“施惠关系” 。因为语言和理解角度的差异,所以其翻译过来的中文不尽相同。但其本质特征是相同的:

第一、情谊行为是一种无偿的、含有情谊性质的行为;

第二、情谊行为的当事人并无希望该行为发生法律上的后果并受其法律上拘束的意思。

好意同乘一般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若当事人严重未尽到注意义务,则还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以上内容就是找法网编辑为你整理的关于好意同乘有哪些特征的相关知识,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感到疑惑,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共享电动车载人算好意同乘吗
你好,你说的情况一般不属于
好意同乘有哪些特征
好意同乘有哪些特征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好意同乘损害赔偿如何确定
好意同乘损害赔偿处理方式多样,可选择向侵权第三人索赔或根据好意人过错要求其赔偿。选择时考虑过错程度、证据充分性等因素。好意人无明显过错时,通常向侵权第三人索赔;
什么是好意同乘
你好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
交通事故好意同乘责任怎么认定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同等责任是指造成交通事故的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情节相当,各付同等责任。法律依据:《中化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
“好意同乘”出事故,谁来赔偿受害人
交通事故受害人有过错会得到赔偿。如果是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事故,即使非机动车一方全责,机动车一方也需要赔偿,此外,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的,如果有过错但只承担次要责
母女同车,属于好意同乘吗?
所谓好意同乘,可以理解为搭便车、搭顺风车,是指无偿搭乘他人机动车。
好意同乘发生交通意外
除非司机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重大过错或故意之外(就是对事故的发生不负有主要责任),应当减轻司机的赔偿责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   非营运机动车
好意同乘出车祸怎样赔偿。
车祸发生后,肇事方拒绝承担赔偿责任的,受害方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
好意同乘怎么免责
好意同乘怎么免责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什么是好意同乘
什么是好意同乘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好意同乘残疾赔偿金要赔吗
法律分析:残疾赔偿金是指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由于人身损害造成的残疾受害人致使劳动能力部分丧失或者全部丧失,因而,受害
好意同乘受伤单位应否承担责任
责任承担需要结合双方过错来定,若两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