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神损害赔偿

更新时间:2021-01-13 09:31: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们最常见的损害赔偿就是物质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指的是当事人人格权被侵犯,从而导致精神上受到痛苦,行为人对此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更多关于什么是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找法网编辑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什么是精神损害赔偿

一、什么是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是因侵犯人格权致使公民受到精神上的痛苦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侵犯公民的人格权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物质上的损害,如受害人进行治疗的费用,一是精神上的损害,如受害人心理创伤和精神痛苦。

二、精神损害的法律特点如何

1、请求权的专属性。所谓请求权的专属性,指的就是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只能由受害人来行使,一般不可以让与或者继承。由于精神损害赔偿常依附于特定受害人的特定权利,只有在其特定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并且达到一定的程度方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而根据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所规定的权利,他们都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在原权利具有专属性的前提下,救济权利也有一定的专属性。

2、精神损害赔偿因素的多元性。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时,所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第一,从赔偿标准看,就有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

第二,从基本结构上看,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还应根据人身权益、财产权与精神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考虑。

第三,从主观要件上看,还应该根据加害行为与受害人主观上的故意或是过失来判断。第四,从侵权行为发生的本身看,侵害的地点、场合、时间、手段等均应作为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考量因素。

3、赔偿数额的不确定性。精神损害系自然人意识机能之反应,在内容和范围上具有主观性,根据损害赔偿的全部原则,精神损害赔偿亦有主观性。正是这样的主观性,导致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具有不确定性,即不能就同一损害事实直接规定损害赔偿的数额,即使规定数额,也须有变动的可能。而且就其功能而言,主要是为了弥补给受害人造成的精神痛苦,而用多少金钱替代补偿,也无法确定。

三、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1、侵害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格权是法律赋予权利人以人格利益为内容,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人格所必须享有且与其主体人格不可分离的权利。

法律依据:《最高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的解释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2、侵害身份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拥有某种特定身份而享有的民事权利。它不是民事主体所固有的一种权利,而是由民事主体通过某种行为或者事实而获得了身份才具有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确认特定的身份权利受到侵害,可以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目前我国法律对于身份权的规定包括亲权、亲属权、监护权等。

3、侵害财产权的精神损害赔偿。一般情况下,精神损害赔偿是针对人格权和身份权受到侵害而言,但由于某些特定的物品在被人们持有时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这样使其具有了人格化的特殊意义。而由于侵权方的行为导致该物件的永远灭失或损毁,必将给受害人的心理和精神带来了较大的程度的伤害,而如果单纯的财产本身的价值并不足以弥补受害人精神上所受到的打击和痛苦,因此进行精神损害赔偿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结婚的婚戒,与亲人唯一的照片等等。

4、侵害婚姻关系的精神损害赔偿。婚姻关系与每个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也会影响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如果不能处理好就容易引发社会问题,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很多人在诉讼时都会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情况,但并不是所有精神损害赔偿都会被支持。以上内容就是找法网编辑为你整理的关于什么是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知识,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感到疑惑,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什么是精神损害?
什么是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范围
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应是什么.
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包括多种情况,针对这些情形,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和诉讼等方式进行处理。在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案情以及效率等因素。协商可以快速解决双方纠纷
精神损害赔偿解释全文
精神损害赔偿解释全文
精神损害赔偿解释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下才有精神损害赔偿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需根据情况判断。若事故导致人身伤害,可依法要求赔偿。具体操作包括:1.收集证据,如医疗记录等;2.协商或调解,尝试达成赔偿协议;3.若协商无
什么是精神损害抚慰金
什么是精神损害抚慰金
精神损害赔偿解释
精神损害赔偿适用原则是什么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适用多原则。补充适用指赔偿以其他责任为基础;公平适用指双方无过错时依实际情况判定;适当限制指赔偿数额应合理;过失相抵指受害人有过错可减轻赔偿;法官自
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规定
针对精神损害赔偿,可以选择协商、调解或诉讼三种方式来解决。其中,协商是双方直接进行交流谈判;调解则是由第三方介入协助双方达成和解;若协商和调解无法解决问题,则可
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是什么意思
精神损害赔偿是针对人们精神上受到的损害而提出的赔偿请求。具体操作包括:首先要收集证据,证明精神损害的存在以及与侵权行为的关联;接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
什么情形被侵权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对于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况,被侵权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若证据充分且对方愿意配合,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双方分歧较大,可以寻求调解;若调解无法
什么情况下能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具体的侵权行为情节、产生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经济能力以及当地的生活水平等。根据法律解释,这些
什么情况下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若因某些情况受到精神损害,可以要求赔偿。具体的解决方式包括:首先,双方可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快速解决问题;其次,通过第三方的调解来达成和解;最后,如果无法通过以上
精神损害赔偿构成要件是什么
精神损害赔偿构成要件:1)实施精神损害行为;2)造成损害事实;3)行为与损害有因果关系;4)侵权人存在过错。处理方式:轻微损害可协商赔偿;如双方分歧大,可请第三
精神损害的概念是什么
精神损害的概念是什么
什么是侵权行为
当事人能对什么案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可针对人身权益受损案件。操作步骤如下: 1. 收集证据,证明精神损害; 2. 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途径提出赔偿请求; 3. 确定赔偿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