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个人隐私权

更新时间:2021-09-24 08:11: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现在的人对自己的权利的要求都会比较高,也有比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会主动的想办法保护自己的基本权利,生活中相信大家都对隐私权这个词语或多或少的都有听过。那么,什么是个人隐私权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个人隐私权

一、什么是个人隐私权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同时,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可能破坏他人隐私和隐私权的行为。

二、禁止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明确个人信息的内容,规范处理信息的行为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三、个人信息明确保密义务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八条 信息处理者不得泄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未经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加工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告知自然人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国家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于履行职责过程中知悉的自然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什么是个人隐私权这个问题相关知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同时,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可能破坏他人隐私和隐私权的行为,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什么是侵犯个人肖像权的电话?
法律分析:侵犯肖像权是民事案件。可以到法院起诉,打法院的电话。 在法律上,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
隐私权是什么
隐私权是什么
个人隐私
什么是侵犯个人肖像权的电话?
法律分析:侵犯肖像权是民事案件。可以到法院起诉,打法院的电话。 在法律上,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
什么是侵犯个人肖像权的电话?
法律分析:侵犯肖像权是民事案件。可以到法院起诉,打法院的电话。 在法律上,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
商家侵犯个人隐私权怎么办?
商家侵犯个人隐私权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首先,尝试与侵权者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其次,可以向公安机关或相关监管部门投诉,请求其介入调查处理;最后,
是不是侵犯了个人隐私权
报警处理并提交证据
什么是侵犯个人肖像权的电话?
法律分析:侵犯肖像权是民事案件。可以到法院起诉,打法院的电话。 在法律上,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