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如何规定的隐私权

更新时间:2021-11-04 13:40: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宪法如何规定的隐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中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另外《民法典》也对隐私权的具体保护作了详细规定。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带大家具体了解“隐私权”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帮到大家。
宪法如何规定的隐私权

一、宪法如何规定的隐私权

《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二、其他涉及隐私权的法律法规

1、《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偷窥、偷 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3、《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第一百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第一百五十六条 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

4、《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条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三、法律保护隐私权的方法

综观各国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在民事领域对隐私权的保护方法有三种:

1、直接保护方法。法律承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人格权,当公民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可以以侵害隐私权作为独立的诉因寻求法律保护与救济。这就是隐私权的直接保护方法。如美国、德国。

2、间接保护方法。法律不承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人格权,当公民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不能以侵害隐私权作为独立的诉因寻求法律保护与救济,而只能将这种损害附从于(或称“寄生”于)其他诉因(如名誉损害、非法入侵等)寻求保护与救济。这就是隐私权的间接保护方法,如英国。

3、概括保护方法。在民法或相关法律及判例中笼统地规定保护人格权或人格尊严,不列举具体内容,在实践中仍然保护个人隐私权,如日本。

隐私权是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人格权,《宪法》第三十八条就有明确规定。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对“宪法如何规定的隐私权”的解答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知识。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宪法关于隐私权的规定
宪法关于隐私权的规定
名誉权和荣誉权
关于隐私权的规定在我国法律法规中有哪些?
个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是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
我国法律法规中关于隐私权的规定有哪些?
规定个人隐私权的相关法律主要有《宪法》、《民法典》、《刑法》。自然人依法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可以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法律依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关于隐私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依据我国民法的规定,隐私权是属于公民的权利之一,隐私权是属于公民人身权利的一种,公民的合法隐私是不容许非法侵犯的。隐私权是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
我国法律法规中有哪些关于隐私权的规定
隐私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受保护的权利。享有隐私权的主体是自然人,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侵犯他人隐私权。&
我国宪法对隐私权是怎么规定的
民法关于隐私权的规定主要是:自然人享有隐私权,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