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1-05-06 16:35: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个人隐私权是与人身密切相关的一种具体人格权,是民法典规定的公民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侵犯隐私权的案例越来越多,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权也是我国立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个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
个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一、个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短信、电话、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录制、公开、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收集、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二、关于个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变化

1986年,民法通则规定了姓名权、荣誉权、名誉权、生命权、身体健康权、自由权,肖像权,统称为人身权。从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保护这些权利的意识。这短短的规定,奠定了中国人格权法律发展完善的基础。

34年后,民法典在民法通则的基础上,改人身权为人格权,以独立篇章的形式确立其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强调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重要权利,还增加了隐私权,以及个人信息保护。

此前,民法没有把隐私权确立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随着人们保护隐私的意识和需求越来越强,因而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会借助司法解释并通过保护名誉权或以维护公序良俗等方式对公民的隐私权益进行保护。但信息社会衍生出来的司法难题越来越多,这种间接的保护方法已不足以应对。

三、侵犯隐私权怎么承担赔偿责任

1、停止侵害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2、赔礼道歉

3、赔偿损失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

(2)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当对隐私权人产生严重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成应当承担上述法律责任外,还将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个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的内容,希望对您的疑惑有所帮助。我国民法典首次明确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方式,完善了相关救济措施,是立法的进步。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疑问的,欢迎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有什么法律规定可以保护个人隐私?
**隐私权的定义**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它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侵犯个人隐私,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规定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侵犯他人隐私权,造成严重的后果,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或者刑事责任。
侵犯个人隐私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规定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侵犯他人隐私权,造成严重的后果,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或者刑事责任。
个人隐私的相关法律规定
个人隐私的相关法律规定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中国法律如何规定个人隐私权
个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主要是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主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
侵犯个人隐私权相关法律
侵犯哪方面的隐私
侵害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侵害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保护隐私权是哪部法律规定的
隐私权的法律规定如下: 一、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二、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
侵犯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依据
需要根据个人详细情况来认定
法律规定的隐私权内容包括
隐私权包括个人生活自由权、情报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以及个人隐私利用权
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如下: (一)民刑并举,构筑综合防范体系 (二)合理使用诉前禁令。 (三)计算侵犯商业秘密的损失赔偿额应考虑权利人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精神损
侵害个人隐私权的法律后果
您好,可以投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