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民事纠纷,对方散布不实言论报复我。我起诉对方名誉权侵权,需要我证明对方散布言论是假的吗?

更新时间:2019-01-06 15:10:42
问题描述:
因民事纠纷,对方散布不实言论报复我。我起诉对方名誉权侵权,需要我证明对方散布言论是假的吗?还是对方需要证明他所述不是谎言。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人格尊严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6465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对方恶意诋毁,侵犯名誉权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侵权责任。如可以请求: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法律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第十五条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2019-01-06 15:02:03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51561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在侵权诉讼中,受害人对加害人的侵权行为及该行为造成的损害事实,应当承担举证责任。但是,由于名誉是一种观念、认识,它存在于公众的心里,并不是一种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之物,这种观念可能外化为社会公众的态度或者行为而影响社会公众与受害人的关系,也可能不外化为任何直接或者间接的行为,这都决定了人的名誉受到损害即社会评价降低的侵害后果处于一种不确定且难以认识的状态,这也决定了名誉权受到损害的受害人对其名誉受到损害的后果即社会评价的降低进行举证是极为困难的。  
    2019-01-06 15:04:50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89881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都包括下面内容:
    (一)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损害事实,指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主要包括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名誉损毁、精神或财产上受到损害。精神损害往往是直接受到的损害,财产损失则是因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上的损失,也成间接损失。这两种损害,有时同时具备,但更多的时候只具备精神损害。但是,这两种损害,不论是同时具备,还是只有精神损害,具备其中之一者,既造成了损害的事实。  
    (二)行为具有违法性。  名誉权是公民维护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对于公民的名誉权任何人都负有法定上的不作为义务。只有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以积极的作为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其侵害行为才具有违法性。《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权。因此只要有人用侮辱,诽谤等方式对他人的名誉进行了损害,就是违法行为,而我认为该不法行为只能是积极地作为,不可能也不会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因为公民权的实现,只要求他人不加损害,并不要求他人的积极协助即可实现。  在客观上行为人实施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主要有三种:暴力侮辱,指对受害人使用暴力或用暴力相威胁,而使他人的名誉受到侵害;语言侮辱,即用侮辱性的言词对被害人进行嘲笑、侮辱,使被害人当众出丑。文字侮辱,即通过文字,图形等对他人进行侮辱,用以降低他人的人格。  
    (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在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中,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内在必然联系。如果受害人的名誉被侵害,与侵害人的侵害无关,或者侵害人尽管实施了侵害行为,但没有给任何人造成名誉上的侵害,则行为人不承担侵权责任。对于间接地因果关系,一般不予考虑。但是,在名誉侵权行为中,由于侵害名誉权造成的损害主要是精神损害,因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损失都是通过无形的、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对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损失就不能拘泥于是直接损失还是间接损失。一般说来,只要侵权人的行为是违法的,且有过错,即便是间接损失,也应看做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四)行为人有过错。  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名誉的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后果发生的,就是具有损害他人名誉的故意。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后果却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于发生了损害他人名誉权的后果。  在通常情况下,利用侮辱、诽谤等方式侵犯他人名誉权多是故意的,因为侵权人都是想以此来达到贬低他人人格,损害让人名誉的目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还存在一种属于“不明真相”的过失。例如上面所举案例的中的第一例,当侵权人不符合实际的消息投书报社时,编辑由于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而信以为真,登报扩散了这种消息,也应认为是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只不过是一种过失行为。根据民法理论中的过错责任原则,过失同样应承担民事责任
    2019-01-06 15:07:42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21299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你好,不知道你跟加盟公司签订的合用有没有约定纠纷起诉地,如有约定按照约定执行,没有约定按以上规定执行。法律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如没有约定管辖,适合合同的一般管辖,即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
    2019-01-06 15:10:42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拍照,散布谣言,诽谤我。破坏我个人的肖像权
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行为人公开散布他人的个人隐私属于侵权行为,情节严重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予以行政拘留并处罚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打公司电话散布不实言论造谣,该怎么办?
可以依法要求对方承担侵权责任!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村里人合起伙来诽谤我,他们无中生有,在社会上散布虚假事实,败坏我的名誉。我可以向公安机关反映吗?
名誉权受侵犯的后果是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对受害人社会评价的降低是作为一种观念、认识而存在于第三人的思想和情感之中的,而不是一种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之物。这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他人故意扭曲事实,散布谣言,诽谤他人!
可以收集证据后起诉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成年人辱骂未成年人构成什么罪行?
未成年人是否已满14或16周岁?殴打有无造成严重后果比如重伤还是轻伤?还是其他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在厂里被人辱骂了
法律分析:公然辱骂员工的,员工可以去当地派出所进行报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多次上门辱骂恐下非法入侵民宅,派出所给让我签了刑政立案告知书,我应该怎么办
你好,可以。报警了吗?对方可能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建议你现在积极收集证据,有没有由财产损失?金额需要经过鉴定才能确认是否达到入罪标准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3分钟前
王奎律师
近期帮助 10232 人
你好,有问题需要咨询你,
4分钟前
刘斌律师
近期帮助 25937 人
咨询收费吗?
5分钟前
刘斌律师
近期帮助 25937 人
清远地区,公司二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员工一直不配合,是否视为员工放弃工伤鉴定
7分钟前
刘斌律师
近期帮助 25937 人
银行卡的钱被人刷走了
11分钟前
王奎律师
近期帮助 10232 人
发生车祸,我方只有交强险,对方起诉我们,但是开庭通知误以为是诈骗,错过了开庭,是否可以申请上诉
12分钟前
王奎律师
近期帮助 10232 人
孩子骑电动车逆向行驶撞到路人,造成L2一3右侧横突骨折
17分钟前
刘斌律师
近期帮助 25937 人
农民工被拖欠工资
29分钟前
杨志涛律师
近期帮助 41 人
你好律师我想咨询一下关于婚姻问题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