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离婚起诉,被告不在户口所在地,常居住地又没有居住证明,原告能在原告户口所在地起诉吗?

更新时间:2019-03-14 06:17:51
问题描述:
请问离婚起诉,被告不在户口所在地,常居住地又没有居住证明,原告能在原告户口所在地起诉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30998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1,离婚有协商和起诉两种方法,如果是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到原婚姻登记机关或任一方的户籍地的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领取离婚证;若协商不成只能起诉。起诉要到被告户口地或被告居住超过一年以上的所在地法院。
    2、抚养权方面,要按照那一方的抚养对孩子成长有利原则,法院确定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孩子现在的生活状态、夫妻双方的工作收入及道德方面及孩子是否一直由一方父母在抚养等因素来判断。2岁以下的小孩一般判给母亲抚养,10以上的孩子,要听取孩子的意见.若有两个小孩,原则上是一人抚养一个小孩的.没有扶养孩子一方应支付抚养费,抚养费一般是未抚养孩子一方收入的20-30%。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具体抚养费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生活水平及孩子可能的实际生活花费来确定。3,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均属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归夫妻共同所有和负担,一般是一人一半,本着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4.依照法律规定,有家庭暴力时,受害方离婚时,可以要求家暴方赔偿,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且在分财产会综合考虑,适当照顾受害方!
    2019-03-14 06:09:42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62433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提起离婚诉讼至离婚判决生效,一般要经过如下阶段:
    一、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另外一方不同意离婚的情况
    一般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另外一方坚决不同意离婚的,如果没有虐待、遗弃、严重的家庭暴力、一方和他人同居或重婚的,一般法院是不会判决离婚的。一般性的打骂、通奸、甚至嫖娼都不一定能在第一次离婚诉讼中解除夫妻关系。
    此时提起上诉没有太大的意义,二审法院基本维持一审法院的判决。而提起上诉到上诉判决又需要数月时间,对于急于离婚的一方不利。
    所以一方不同意离婚的,一般要经过两次诉讼,即第一次离婚诉讼判决不离后,在判决书生效满6个月后提起第二次离婚,不满6个月以同样理由同一事实提起离婚的法院不予受理。
    第二次提起诉讼离婚,法院基本都会判决离婚。如果没有公告送达等事件的发生,整个过程将经一年的时间。
    二、双方都同意离婚,单对于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意见不同的
    在一审判决离婚后,如果不服法庭判决(调解),可以在收到判决书(调解书)之日起十五日(十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判决(调解)书生效。
    如果不及时提起上诉,在判决(调解)生效后,当事人不能就离婚与否申请再审,只能就有关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育问题申请再审。
    三、离婚一审、二审要经历的过程
    2019-03-14 06:12:50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16899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以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离婚时,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既使法院判决了偿还债务的处理方法,你们的债务人仍然可以向你们各方或者双方主张他的债权的,但是当一方承担全部债务后,可以基于离婚协议或者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主张追偿。
    一、婚姻关系终结时,夫妻债务清偿应遵循的原则是共同债务以共同财产清偿,个人债务以个人财产偿还。这就涉及到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的界定问题,不同的财产制度有不同的划分。
    无论是约定共同制或法定共同制,原则上为夫妻共同生活所欠的债务,无论是否为夫妻共同所为,他方是否认可,均应推定为共同债务。对于非共同生活所负债务,凡经双方事先认可者,也应由双方共同清偿。
    凡为个人需要而支付的费用或负担债务,应由本人以其个人财产清偿,他方无代偿义务。若夫妻间实行完全分别财产制,在没有共同财产的情况下,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应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法院参照共同财产制下的同类问题处理。
    二、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一方或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维持婚姻家庭共同生活或者为共同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的两个特征:一是须产生于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但婚前为结婚后共同生活购置物品所负的债务,应当为夫妻共同债务。二是须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活、经营活动,包括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等。
    2019-03-14 06:15:48
    点赞
  • 民事相关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84594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居住证办理材料
    1、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合法有效身份证件;
    2、本人近期免冠照片;
    3、证明符合“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有关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居住时间证明:包括外来人员的暂住登记信息、尚在有效期内的《暂住证》等能够证明居住时间的材料;
    ②就业证明:包括工商营业执照、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出具的劳动关系证明或者其他能够证明有合法稳定就业的材料等;
    ③住所证明:包括房屋租赁合同、房屋产权证明文件、购房合同或者房屋出租人、用人单位、就读学校出具的住宿证明等;
    ④就读证明:包括学生证,就读学校、科研机构出具的其他能够证明连续就读的材料等。
    注: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由公安机关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行政管理、司法行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教育等行政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2019-03-14 06:17:51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离婚必须在被告所在地起诉? 这个地址是户籍所在地还是现在的居住地,原告户籍所在地不能在原告现在的居住
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分割共同财产 主张无过错损害赔偿,争取孩子抚养权,让对方支付抚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三十六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起诉离婚在被告居住的地方,还是在原告居住的所在地。?
首先看孩子多大,如果是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告人户口在外地,常居住地也在外地,原告起诉离婚可以在当地起诉吗?
首先看孩子多大,如果是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告户口不在原告所在地,起诉不了吗
具体什么案件?案情如何?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原告户口在本地,长期居住在外地,原告起诉离婚可以在户口本地起诉吗?
你好。在被告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告外地人,能在原告居住地起诉离婚吗?
可以在原告的居住地起诉。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2分钟前
张强律师
近期帮助 26618 人
在吗,有些低保问题问问你
32分钟前
吴国公律师
近期帮助 34505 人
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后,原合同要重签吗?
43分钟前
许睿律师
近期帮助 2363 人
我5月16号交的房租,结果他让我6月1号还要交房租,而且还把合同签了,这个算不算合同诈骗
44分钟前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6146 人
首先我们这边会给你代办一个营业执照用于线上进件所使用,不开公章不开对公账号,用于贷款所使用
46分钟前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6146 人
对方挑衅在先我先动了手但他还手打我的时候我没有还手
46分钟前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6146 人
我3月份儿在医院做的人流,到现在都没有给我处理干净中间一直让我在家吃药调养到现在一直出血能不能追究他
47分钟前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6146 人
我家集装箱被人投诉举报,下发了责令书,要采取什么措施吗?当事人不在家
48分钟前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6146 人
孩子在购物软件上买了一个游戏账号,事先我们并不知情,要求商家全额退款,这种怎么解决呢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