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满六个月了,没有离职证明,或者是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能提取公积金吗

更新时间:2022-11-07 22:56:03
问题描述:
离职满六个月了,没有离职证明,或者是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能提取公积金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26047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解除劳动合同一个月后可以提取公积金。用人单位应当在员工离职的一个月内办理该账户的封存业务,待公积金账户封存后办理提取业务。部分地区对公积金离职的提取具有时间限制,有2年内不得提取、2年内再就业才能提取等要求。
    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2022-11-07 22:54:19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7076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离职一年可以提取公积金。离职后提取公积金需要职工携带解除劳动关系合同、有些地区还需一并携带失业证、身份证办理提取。部分地区对辞职的提取有时间限制:有2年内不得提取,有2年内再就业才能提取等要求。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
    (二)、
    (三)、
    (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2022-11-07 22:56:03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91211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离职一年公积金可以提取,提取应经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批同意。离职后提取公积金需要职工携带解除劳动关系合同、有些地区还需一并携带失业证、身份证办理提取。部分地区对辞职的提取有时间限制:有2年内不得提取,有2年内再就业才能提取等要求。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依照前款第
    (二)、
    (三)、
    (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2022-11-07 22:56:03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解除劳动合同是离职证明吗
解除劳动合同是离职证明吗
劳动合同纠纷 731
离职单位不解除劳动合同能提出公积金吗?
解除劳动合同后如果职工有下列情形的,公积金能提取: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离退休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或者出境定居的等。&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自动离职几年了,合同也到期了,住房公积金可以提取吗
辞职了住房公积金如何处理呢? 1、因为离职,那么原单位会将劳动者的住房公积金账户进行封存,就是说劳动者的公积金已经停缴。 2、若劳动者在新单位建立了住房公积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解除劳动合同就是离职证明吗
解除劳动合同就是离职证明吗
解除劳动合同 3103
公司开具了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但是没有开离职证明,合理么
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出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有离职合同可以提取公积金吗?离职三年了
离职后公积金账户必须是封存状态才能提取,一般公司在员工离职后一个月内会办理该账户的封存。因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提取住房公积金流程如下:本人持户口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问没有和公司签劳动合同,离职了不能开离职证明吗?
没签劳动合同,从法律角度不属正式员工,所以开不了离职证明。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已经出具了离职证明还需要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吗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是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出具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55岁,能拿到失业保险吗?
失业保险待遇是指参加失业保险的劳动者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时,由失业保险基金提供的、以现金为基本形式的各种帮助。失业保险待遇主要包括失业救济、失业救助和补充失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320
不诚实的被执行人能拿到公积金吗?
可到公积金管理部门问询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入职新单位询问我是否需要补缴医保
针对不同情况,医保补缴处理方式如下:若个人医保记录完整,无需补缴,可告知新单位无需操作;若存在少量未缴或漏缴,可咨询新单位补缴流程,及时补缴;若存在大量未缴或连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是公司股东,现在享受4050政策,是不是可以转成失业保险金?
在不同情况下,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若您目前仍在职,但希望了解失业保险金相关信息,可提前咨询当地社保部门,了解申请条件和流程。若您已失业且符合失业保险金申请条件,应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外地合作医疗保险报销和当地一样吗不出省的
法律分析:合作医疗外地报销和本地报销是一样的。按照规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基本保险的待遇标准应当一样,所以其报销比例以及报销方式应当采取相同的政策。为了方便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男54岁在公司买养老保险6年,现在要自己交,怎么交?深圳
你好,个人名义交纳养老保险的需要到户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请即可,本地户口,可以通过户口所在地社保局或单位交纳社保;而非本地户口或农村户口,只能通过单位方式参保了。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请问,大名县的新农合,在石家庄市鹿泉区医院门诊给予报销吗?
法律分析:依据规定,新农合门诊报销比例为:农村卫生室、卫生所报销60%;镇卫生院报销30%;二级医院报销30%;三级医院报销20%;镇级合作医疗门诊报销限额为5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刘同发律师
近期帮助 166232 人
直播间平台宣传的产品与实际效果不符且投诉无回复。
6分钟前
江海军律师
近期帮助 3343 人
原本有60天的休假,休假中,有点不公平,麻烦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此项问题。
12分钟前
华忠律师
近期帮助 513 人
你好!我需要查询父亲在世时遗嘱内容
13分钟前
合肥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7009 人
我想找个失去多年的朋友,查找她的联系方式
15分钟前
合肥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7009 人
16岁打工少发钱老板还打人
15分钟前
合肥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7009 人
被骗购新三板股票
15分钟前
合肥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7009 人
参加北京量子之歌讲真的培训,答应说学了以后怎么怎么样,这种情况我应该向那个部门投诉
19分钟前
合肥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7009 人
我咨询的内容会被别人看到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