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合同中对方的行为不符合合同

更新时间:2022-11-24 16:40:43
问题描述:
如果合同中对方的行为不符合合同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99381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合同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基于意思表示一致而设立、变更或终止一定法律关系的双方法律行为。合同行为除须遵循法律行为有效成立的一般规则外,还必须遵守民法典合同编的相关规定。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2022-11-24 16:38:36
    点赞
  •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07978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影响合同效力的情形包括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此时合同是无效的,任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宣告合同无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2022-11-24 16:40:40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04684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下列情形下合同中的条款会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违背公序良俗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022-11-24 16:40:43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律师解答动态
1分钟前
四川英地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924 人
租房热水器漏水把楼下淹没了是谁的责任
3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89068 人
请问2014年以前退休的公务员有补发退休金吗?又是如何补发,什么标准
3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89068 人
app涉黄和诈骗,如何举报
5分钟前
金琰律师
近期帮助 407 人
我老家龙游的,现在在杭州上班,想问下如果要诉讼离婚需要什么材料。
7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89068 人
我用1440分在平台兑换6元电车充电费,但结算费用时没有用上,6元钱也不知哪了
10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89068 人
我挡案里缺少招工表和工资表怎么办,单位开证明社保不认
11分钟前
李翠英律师
近期帮助 91791 人
暑假工在厂刚开始工作签劳动合同的时候到8月24号开学了没有按合同时间离职想干到8月31号会有什么后果
11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89068 人
我档案袋里缺少招工表和工资表怎么办,单位改制后只有留守人员。社保人员说单位开证明也不认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